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下鄀

下鄀

西周、春秋国名。允姓,都商密。在今河南内乡、陕西商州间。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谓此都为都分支,故称“下鄀。”《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前635),“秦、晋伐鄀”。杜预以为鄀本在商密,秦、楚界上小国。其后迁于南郡鄀县(今湖北宜城市东南)。无确据。


古国名。西周、春秋小国。《鄀公��鼎》作下蠚,《鄀公��簠》又省作��。允姓,都商密,在今河南省内乡县和陕西省商洛市间。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谓此鄀为鄀分枝,故称“下鄀”。《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前635年):“秦、晋伐鄀。”杜预以为郡本在商密,秦、楚界上小国。其后迁于南郡鄀县(今湖北宜城市东南)。无确据。


猜你喜欢

  • 结安峒

    南宋置,属太平砦。治所在今广西天等县东北结安。元升为结安州。南宋置,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天等县东北结安。元升为结安州。

  • 陈蒙蛮夷长官司

    元改陈蒙州置,属管番民总管。治所在今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西南烂土乡。明初废。

  • 葛坳墟

    即今江西于都县东北一百六十里葛坳乡。明嘉靖 《赣州府志》 卷 5: 雩都县有葛坳。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9: 雩都县东北有葛垇墟。

  • 阳武桥

    在今河南原武县东南。《资治通鉴》:唐光启三年(887),“(朱)全忠以四镇兵攻秦宗权于边孝村,大破之,……全忠追之,至阳武桥而还”。在今河南省原阳县东南。唐光启三年(887年)朱全忠败秦宗权于边孝村,

  • 梌山嶂

    即稌山嶂。在今福建永定县北八十里。《清一统志·汀州府》 作 “梌山嶂”。

  • 南天水郡

    南朝宋侨置,属雍州。治所在今湖北宜城市东。后废。(1)南朝宋置,治略阳县(今湖北宜城市东)。辖境约今湖北省宜城市东部一带区域。南朝梁废。(2)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置,治水南县(今甘肃礼县东北长

  • 和纳海

    又作霍洛海、华诺辉。即今新疆昭苏县东上洪纳海。《清一统志·伊犁》: 和纳海台在 “博尔台西南一百里”。后移至今昭苏县东郊。

  • 慨口城

    即昌邑城。在今江西新建县东北一百二十里昌邑东游塘。《续汉书 ·郡国志》 刘昭注: 海昏侯国 “在昌邑城。《豫章记》 曰: 城东十三里,县列江边,名慨口,出豫章大江之口也。昌邑王每乘流东望,辄愤慨而还,

  • 丰寿山

    在今广东封开县东。《寰宇记》卷164封州封川县:丰寿山“在县东南四十里。高一百三十丈,多藏雷电霹雳,土人呼为霹雳山”。《清一统志·肇庆府》:丰寿山,“《县志》:在县东北五十里。上有石池,泉涌其中。明嘉

  • 嵩州

    ①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治所在阳城县(今河南登封市东南告成镇)。仁寿四年 (604) 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辖境相当今河南登封县及禹州市地。贞观三年 (629) 废。②金天德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