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固市
即今江西吉安县东南东固镇。清光绪《庐陵县志》卷3:东固市“在县南一百二十里”。
即今江西吉安县东南东固镇。清光绪《庐陵县志》卷3:东固市“在县南一百二十里”。
在今印度旁遮普邦费罗兹普尔附近。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4:至那仆底国“周二千余里。……昔迦腻色迦王之御宇也,声振邻国,威被殊俗,河西蕃维,畏威送质。迦腻色迦王既得质子,赏遇隆厚,三时易馆,四兵警卫。此
即今广西河池市东环江西之东江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宜山县图:西北有东江塘墟。
即今湖北黄州市东北六十四里上巴河镇。清光绪《黄冈县志》卷24《兵事》:同治三年(1864)九月,“僧亲王至上巴河”。
①西魏大统三年(537)置,为义川郡治。治所在今陕西宜川县东北郭下村。北周改名丹阳县。隋开皇初复名义川县,为丹州治。大业初属延安郡。唐永徽二年(651)移治赤石川(即今宜川县),为丹州治。天宝元年(7
即今吉林舒兰市西白旗镇。清顺治元年(1644)满族正白旗居此,名大白旗屯。光绪《吉林通志》卷15吉林府《屯镇》:北“一百四十五里大白旗屯街”。
即万阳山。在今江西、湖南两省边境。《清一统志·衡州府一》:万洋山“在酃县东南八十里。一名石含山。延亘三百里,中多古木怪石,接江西吉安府龙泉县、永宁县,南安府崇义县,长沙府茶陵州,郴州桂东县界”。又称万
旧名宣汉井。在今四川城口县西南一百四十里明通镇。《清一统志 ·太平厅》: 明通井 “在厅东。旧名宣汉井”。
五代晋天福四年(939)置,治所在大通城(今河南滑县东北)。《旧五代史·晋书·高宗纪》:天福六年(941),“诏以胡梁度月城为大通军,浮桥为大通桥”。
俗称圆顶子。在今河北承德市避暑山庄东北的平岗上。清乾隆三十一年 (1766) 为布鲁特和哈萨克诸部王公前来热河观瞻而建。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俗称圆亭子。在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东北的平岗
在今贵州惠水县东北。《清一统志·贵阳府》:上马桥河“在定番州西北废上马桥司东,其水东北流入府界,即南明河上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