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山西沁源县西北六十里灵宝山南麓。民国《沁源县志》记载,唐乾符六年(879) 懿宗第四子李侃因避黄巢起义到此。景福二年(893)在此建寺,削发为僧,谥封先师菩萨,寺称先师禅院。北宋端拱二年(989)
又作募莱。在今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西北四十四里募乃。明代属孟连宣抚司。明谢肇淛 《滇略》 卷3: “孟连所属内有孟乃场矿出银,世专其利,以致殷富。”
在今山西灵石县境。《周书·齐炀王宪传》: 建德五年 (576),“齐人收其余众,复据高壁及洛女砦,高祖命宪攻洛女,破之”。即此。
在今河北涿州市东北。《辽史·圣宗纪二》: 统和四年 (986) 三月,“宋兵入涿州。……时上与皇太后驻兵驼罗口,诏趣东征兵马以为应援”。即此。在今河北省涿州市东北。《辽史·圣宗纪》:统和四年(986年
①即今天津市武清县治。《明史·恭闵帝纪》:建文三年(1401),“平安败燕将李彬于杨村”。即此。明设巡司、管河通判。清设守备、武清县丞、主簿于此。1950年武清县迁治于此。②即今河北定兴县东南杨村乡。
汉高帝五年(前202)置,属武陵郡。治所在今湖南沅陵县南沅水南岸。东汉移治今沅陵县西南。《水经·沅水注》:沅陵县“因冈傍阿,势尽川陆,临沅对酉,二川之交会也”。县以此名。南朝陈为沅陵郡治。隋移治今沅陵
即今浙江舟山市定海区西北马岙乡。《方舆纪要》卷92宁波府定海县:沙岙“其相近者为马岙。嘉靖中尝设千户所戍守。三十七年讨岑港贼,分兵由马岙、张而西是也”。
元至元十六年(1279)置,属和曲州。治所在今云南元谋县南十九里老城。《清史稿·地理志》:“《华阳国志》谓县有元马, 日行千里,元马河以此得名。土人呼马为‘谋’,县以此氏焉。”傣语“元”为飞跃,“谋”
亦作夷仪岭。在今河北邢台县西北。《元和志》卷15龙冈县:“夷仪岭在县西一百五十七里。”《寰宇记》卷59龙冈县:夷仪岭,“《晋地道记》云:乐平东南有夷仪,道通襄国。夷仪山在城北故塞”。
亦曰清口。在今江苏淮阴市西南。即古泗水入淮之口。《晋书·明帝纪》: 东晋太宁二年 (324)“石勒将石季龙寇兖州,刺史刘遐自彭城退保泗口”。即此。古泗水入淮之口,又名清口。在今江苏省淮安市西,当淮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