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城集
即今山东日照市东北三十八里两城镇。清《乾隆内府舆图》:日照县东北有两城集。光绪《山东通志》卷2《舆图志》作两城镇。
即今山东日照市东北三十八里两城镇。清《乾隆内府舆图》:日照县东北有两城集。光绪《山东通志》卷2《舆图志》作两城镇。
即今四川涪陵市西、长江南岸石沱乡。清同治《涪州志》卷1:长滩里有“石家沱场”。
即宏仁桥。在今北京市通县西南四十里马驹桥镇。明设弘仁桥巡司于此。
在今河南开封市。《方舆纪要》卷47开封府祥符县“汴故宫”条载:“龙德宫在城内西北隅。宋徽宗潜邸也。即位后广之,易今名。”
在今江西井冈山市 (茨坪) 东北二十五里。为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是通往永新县的要道。1929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对井冈山进行 “围剿”时,企图从此突破,进行猛烈的炮击和偷袭,均未能得逞。(1)在江西省
古为沩口戍。即今湖南望城县北二十里湘江西岸靖港镇。旧置分销盐局,又有舢板巡防分驻。《清史稿·曾国藩传》 载: 清咸丰间,太平天国军攻湖南,“陷湘潭,邀击靖港”。曾国藩军败,“国藩愤投水,幕下士章寿麟掖
元至元三十年(1293)升蔡州置,属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治所在汝阳县(即今河南汝南县)。辖境相当今河南京广铁路沿线以东,西平、项城以南,安徽颍河流域以西地。明代东北部辖境略有缩小。清代东部辖境缩至罗
在今江西余江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85饶州府安仁县: 积烟山 “在县 (治今锦江镇) 西南八十里。宋末邑人陈羍与蒙古兵战于此,兵败死之”。古山名。在今江西省安仁县西南。南宋末,邑人陈羍与蒙古兵战于积
北宋置,属大足县。即今四川大足县西南三十里三驱镇。在重庆市大足县西南部。面积76平方千米。人口5.2万。镇人民政府驻三驱,人口2980。清宣统元年(1909年)建镇,以每年定期祭祀驱逐痘、火、虫三灾,
在今河南开封县东南陈留镇南。相传为殷伊尹出生地。《吕氏春秋》 卷14: “有侁氏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 (其母居伊水之上) 东走十里,而顾其邑尽为水,身因化为空桑,故命之曰伊尹。”《寰宇记》 卷1
即今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西南岸之望加锡。清谢清高 《海录》 有专条记述。陈伦炯 《海国闻见录》 作茫佳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