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临汾县

临汾县

①西汉置,属河东郡。治所在今山西襄汾县西南五十里晋城村。三国魏属平阳郡。北魏太平真君七年 (446) 废,太和十一年 (487) 复置。北齐废。

②东魏置,为汾西郡治。治所即今山西汾西县。隋开皇三年 (583) 改汾西县。

③隋开皇三年 (583) 改平河县置,为晋州治。治所即今山西临汾市。大业初为临汾郡治。移治今临汾市南一里。隋末为平阳郡治。唐武德元年 (618) 复为晋州治。三年 (620) 移治今临汾市。贞观十二年 (638) 移治今临汾市西南十八里金殿镇。五代移治今临汾市。北宋政和六年 (1116)为平阳府治。元初为平阳路治。大德九年 (1305)改为晋宁路治。明为平阳府治。民国初属山西河东道。1928年直属山西省。1983年撤销,并入临汾市。


(1)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山西省新绛县东北。因县临汾水,故名。属河东郡。三国魏属平阳郡,晋不改。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并入泰平县。太和十一年(487年)复置临汾县,仍属平阳郡。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为正平县。(2)北齐置,治今山西省汾西县。为汾西郡治。北周不改。隋开皇十八年改名为汾西县。(2)古旧县名。隋开皇三年改平河县置,治今山西省临汾市。隋开皇中为晋州治,大业中为临汾郡治。唐、五代为晋州治,宋为平阳府治,元为晋宁路治,明、清为平阳府治。1971年城区设市。1973年迁治刘村。1983年撤销,并入临汾市。


猜你喜欢

  • 庆林山

    在今广东高明市西明城镇北。《方舆纪要》卷101高明县:庆林山“在治(今明城镇)北一里。一名春富山。上有石岩,多林木”。

  • 重华堰

    即今四川江油市东北重华镇。1935年川陕革命根据地在此置江油县。

  • 石狮垭山

    在今四川重庆市北。《方舆纪要》卷69重庆府巴县:石狮垭山“在县北九十里。二山峭峙,四壁绝险,中盘小径,分渝、合之界”。

  • 桃林塞

    又作桃林、桃原、桃园。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北老城以西至潼关以东地区。《左传》: 文公十三年(前614) 春,“晋侯使詹嘉处瑕,以守桃林之塞”。杜注: “詹嘉,晋大夫,赐其瑕邑,令帅众守桃林以备秦。桃林,在

  • 新安平县

    西汉置,属辽西郡。治所在今河北滦县西北。东汉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河北省滦县西北。属辽西郡。东汉省。

  • 纪家汇

    在今浙江萧山市南。《方舆纪要》卷92绍兴府:纪家汇在“府西南百里。浦阳江自诸暨县合东西诸江,经此为钱清江之上源”。

  • 丁角镇

    北宋置,属丹徒县。在今江苏丹徒市西南七十里丁角村。

  • 日南县

    隋开皇十年(590)置,属爱州。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清化东北。大业初属九真郡。唐武德五年(622)为积州治。贞观年间属爱州。唐末废。古县名。隋开皇十年(590年)置,治今越南清化省清化东北。属九真郡。唐

  • 云屯山

    ①在今山东招远市东北二十五里。《方舆纪要》卷36招远县:云屯山“接栖霞县诸山,绵亘百余里”。 《清一统志·登州府》:云屯山“中有上九盘、下九盘、上祥光观、下祥光观, 又有滴水崖、六公涧、鹤姑顶、绣幕屏

  • 白鹤岭

    在今浙江淳安镇(排岭镇)东北七十二里。《方舆纪要》卷90淳安县“双柏岭”条:“白鹤岭在县东北百里。有仙鹤泉。明初胡大海取徽州,元将胡纳退保遂安……战于白鹤岭,纳败死。”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