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丹河

丹河

古称泫水、源漳水、源泽水、莞谷水,又名丹水。在山西省东南部。源出高平市北丹朱岭。《山海经》:沁水之东有林焉,名曰丹林。丹林之水出焉,即此。《读史方舆纪要》:“丹水上源合上党诸山之水,建瓴而下,每暴雨涨高二三丈,浮沙赤赭,水流如丹,因名。”南流到河南省境分为两支,南支在沁阳市入沁河,最后入黄河。长169.1千米,流域面积3152平方千米。东支转向东北流,即为卫河。建有任庄等水库。


猜你喜欢

  • 东海子

    在今云南曲靖市东,南盘江在曲靖坝子东部形成的小湖。《方舆纪要》卷114南宁县:东海子“在城东五里,广轮五十里。夏秋之交,雨水汪洋,称为巨浸”。今已不存。

  • 长丰县

    ①唐开元十年(722)改利丰县置,属莫州。治所即今河北任丘市东北五十里长丰镇。《寰宇记》卷66长丰县:“以县北有长丰渠,遂改名曰长丰。”北宋熙宁六年(1073)废入任丘县。②一作常丰县。北宋乾德三年(

  • 顺化州

    唐宝应元年 (762) 置,为党项部落州,属秦州都督府。在今甘肃泾川及陕西陇县一带。唐末废。

  • 陆续分州

    即今福建闽侯县东南南屿镇东六十份洲。清雍正十二年(1734)移五县寨巡司治此。

  • 凤喈桥

    即今浙江嘉兴市东南三十二里凤桥镇。清咸丰八年(1858)由庞家桥改名。简称凤桥。民国时置镇。

  • 黄寺堡

    即今河北邢台县西北四十里皇寺镇。《清一统志·顺德府》: 黄寺堡,“明时大名兵备道防秋处”。

  • 义城郡

    ①南朝梁置,为义州治。治所在今湖北罗田县东六十里。隋开皇初废。②南朝梁置,为义州治。治所在苞信县(今河南商城县西)。北齐属南建州,南朝陈太建六年(574)属建州。隋开皇初废。③隋大业三年(607)改利

  • 龟兹城

    即龟兹国都城。在今新疆库车县城东郊皮朗旧城。《晋书·吕光载记》:前秦苻坚命吕光讨西城,“又进攻龟兹城,夜梦金象飞越城外……光入其城,大飨将士,赋诗言志”。著名天竺籍高僧鸠摩罗什出生于此。

  • 大涨海

    即涨海。指今南海东部。《梁书·南海诸国传》:“又传扶南东界即大涨海。”

  • 泸川郡

    隋大业三年 (607) 改泸州置,治所在泸川县 (今四川泸州市)。辖境相当今四川泸州、泸县、富顺、隆昌、合江、纳溪、江安等县市地。唐武德元年 (618) 复为泸州。天宝元年 (742) 改为泸川郡。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