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乐乡城

乐乡城

①在今河南邓州市西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51邓州“东阳城”条下:“《志》云,州南三十里有乐乡城,本汉之乐城县,属南阳郡。后汉省。”

②在今湖北松滋县东北四十八里涴市镇。《晋书·杜预传》:太康元年(280)伐吴,“遣牙门管定、周旨、伍巢等率奇兵八百,泛舟夜渡,以袭乐乡……吴之男女降者万余口, 旨、巢等伏兵乐乡城外”。即此。《水经·江水注》:“江水又径南平郡孱陵县之乐乡城北,吴陆抗所筑。后王浚攻之,获吴水军都督陆景于此渚也。”


在今湖北省松滋市东北、长江南岸。三国吴陆抗筑。西晋太康元年(280年)伐吴,王浚克乐乡,即此。


猜你喜欢

  • 天宁寺

    ①在今北京宣武区广安门外。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建,初名光林寺。隋仁寿二年(602)改名宏业寺。唐开元间又改名天王寺。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改名大万安寺。元末寺毁于兵火,明初复建,宣德十年(1435)改

  • 康王台 (臺)

    在今山东东明县南五十里。《方舆纪要》 卷16东明县: 康王台 “宋高宗为康王时,募兵入援,筑台于此”。

  • 鲁掌

    即今云南泸水县治鲁掌镇。清代属保山县,乾隆十二年 (1747) 置鲁掌土千总。彝语 “鲁” 为龙,“掌” 为粮,意即龙王恩赐粮食的地方。民国年间废。

  • 放生溪

    在今四川乐至县西。《方舆纪要》 卷71乐至县: 放生溪 “在县西十里。西流入简州界,注于雁水”。《清一统志·潼川府一》: 放生溪 “在乐至县西四十里。源出宝鼎山,西流入简州河”。

  • 梅菉墟

    即今广东吴川市 (梅菉镇)。清光绪 《高州府志》 卷10: 梅菉镇在 “ (茂名) 县南百四十里。茂地三之二原名龙滘,亦名铺脚。考 《长寿寺碑记》:墟旧在今梅菉墟东北一里许,曰梅菉头,明天启间乃迁龙滘

  • 乌梅尖山

    在今安徽霍山县西北。《清一统志·六安州》: 乌梅尖山“在霍山县西北三十里。山有两峰,多产梅。北峰下有雷公洞,作雾即雨”。

  • 河溪堡

    即今湖南吉首市东南二十五里河溪镇。为沱江、高岩河二水会合之口。明属卢溪县,置河溪巡司。清属乾州厅。《清一统志·乾州厅》: 河溪巡司“嘉庆五年兼设都司驻此”。

  • 垂敛

    即垂陇。春秋郑地,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北。《春秋》: 文公二年 (前625),“公孙敖会宋公、陈侯、郑伯、晋士縠盟于垂陇”。《穀梁传》 作垂敛。

  • 云云山

    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南。泰山之支阜。《史记·封禅书》:“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虑羲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集解》:“李奇曰:‘云云山在梁父东。’”古山名。在今山东省泰

  • 议论堡

    在今河北任丘市东十五里。清设议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