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洲江
古名南廉水。即今广东廉江市西九洲江。《方舆纪要》卷104石城县:九洲江在“县东北二十里。其上流即广西陆川县之龙化江也,南流入县境,至县南,有双水流合焉。又南注于海。其江至冬水浅沙露,分为九洲,因名”。
又称石角水。在广东省西南部。《大清一统志》:“其江至冬水浅,沙渚露出有九,故名。”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陆川县大化顶,南流经广东省廉江市石角,折向西南在安铺附近入北部湾。长162千米,流域面积 3337 平方千米。支流有武陵河、沙铲河等。建有鹤地水库等水利工程。
古名南廉水。即今广东廉江市西九洲江。《方舆纪要》卷104石城县:九洲江在“县东北二十里。其上流即广西陆川县之龙化江也,南流入县境,至县南,有双水流合焉。又南注于海。其江至冬水浅沙露,分为九洲,因名”。
又称石角水。在广东省西南部。《大清一统志》:“其江至冬水浅,沙渚露出有九,故名。”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陆川县大化顶,南流经广东省廉江市石角,折向西南在安铺附近入北部湾。长162千米,流域面积 3337 平方千米。支流有武陵河、沙铲河等。建有鹤地水库等水利工程。
唐武德五年(622)置,属山州。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清化县南境。贞观元年(627)废入建初县。
在今新疆吐鲁番县西南六十里。《清一统志·吐鲁番》:布干“在安济彦西南三十里。有城,周二里许。有泉,名哈毕尔噶”。
即月氏由今甘肃河西走廊西迁塞种地区(今新疆西部伊犁河流域及其以西一带)以后的名称。西汉文帝后元三年(前161)左右,国遭乌孙攻击,又西迁大夏(今阿姆河上游)。后灭大夏,国内分为休密、双靡、贵霜、肹顿、
即南诏铁柱。在今云南弥渡县城西南十二里铁柱庙内。
民国属金平县,在今云南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东北马鹿塘一带。
①南齐置,属梁州。梁普通三年(522)治所在今四川渠县。辖境相当今四川渠县、大竹、广安等县地。大同三年(537)于郡置渠州。北周武成元年(559)改为流江郡。②南朝梁置,属新州。治所在北宕渠县(今四川
即今上海市南汇县东南三十四里泥城镇。清时有县丞驻此。在上海市南汇区东南部。面积29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泥城,人口 1510。 相传清道光、咸丰年间,贫民来此筑土堤垦殖,泥堤状如城,故名
即今西藏定结县东南定结。《清一统志·西藏》 藏地诸城:丁吉牙城“在日喀则城西南四百十里”。
1931年12月改大宁设治局置,治所在小城子(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北小城子镇)。1932年升为宁城县。1931年12月由大宁设治局改名。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小城子镇。1932年升县,隶热河省。
在今湖南泸溪县西三十里。《方舆纪要》卷81卢溪县:辛女岩在“大江(武水)之左,奇峰绝壁,高峻插天。有石屹立如人,俗传高辛氏女化石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