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脚汛
清乾隆时置,在今四川昭觉县南五里。有把总驻守。咸丰元年(1851)城毁,后移今昭觉县。《清史稿·四川土司传》:宣统元年(1909)征凉山,“官军进驻交脚”。即此。二年(1910)改为昭觉县。
清乾隆时置,在今四川昭觉县南五里。有把总驻守。咸丰元年(1851)城毁,后移今昭觉县。《清史稿·四川土司传》:宣统元年(1909)征凉山,“官军进驻交脚”。即此。二年(1910)改为昭觉县。
在今广东湛江市东南南三岛之南三镇。《清一统志·广东统部》:吴川营有把总驻田头。(1)古地名。即今广东省湛江市东南南三岛上南三(田头)。清时设把总防守于此。(2)村名。(1)在海南省定安县西部。属富文镇
①北宋太平兴国元年 (976) 以避太宗讳改义宾县置,属戎州。治所在今四川宜宾县西北八十六里蕨溪镇北宣化坝。熙宁四年 (1071) 省入僰道县。②北宋政和四年 (1114) 改僰道县置,为叙州治。治所
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东岸厄坎附近。清初属宁古塔将军。康熙《皇舆全览图》:黑龙江下游东岸有“瓦伦噶山”。后属三姓副都统。光绪《吉林通志》卷17:混同江南岸,东至海滨旧设噶珊有“瓦伦”。
北魏北境六镇之一。在今内蒙古四子王旗(乌兰花镇)东南十六里土城子古城。《魏书·高祖纪》:太和十八年(494)八月,“辛酉,幸抚冥镇”。即此。北魏六镇之一。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西北乌兰花土城子。《魏
即折罗漫山。今新疆境内天山山脉。《隋书·北狄·西突厥传》:大业七年(611),西突厥处罗可汗为射匮可汗所攻,“遁于高昌东,保时罗漫山”。即此。古山名。又作出罗漫山、折罗漫山、白山。即今横贯中国新疆维吾
即今浙江海宁市中部辛江塘。明万历时开浚。《方舆纪要》 卷90海宁县: 新江塘河 “自湖州府德清县界***溪支流,由县西北庄婆堰、东抵县城濠,逶迤曲折,析为众流,东北入嘉兴境”。
春秋时鲁邑。在今山东苍山县西南四十五里兰陵镇。《续汉书·郡国志》:东海郡兰陵“有次室亭”。注引《地道记》曰:“故鲁次室邑。”《寰宇记》卷23引《十三州志》云:“兰陵,故鲁之次室邑也。其后楚取之,改为兰
旧名盐铁塘。即今上海市南汇县西盐铁塘。塘北有下沙镇。《方舆纪要》卷24松江府上海县:下沙浦“相传五代时吴越运盐铁于此。宋绍兴十五年,秀州判曹泳开顾会浦,又浚盐铁塘,舟楫通利,因改名下沙浦”。
在今四川大足县西南五十里石桌乡石篆山上。为儒、释、道三教摩崖造像群。始刻于北宋元祐二年(1087)。主要集中在子母殿、千佛崖两处。子母殿有九龛,佛教造像有毗卢佛、文殊、普贤等,儒家造像有孔子,道教造像
在今安徽南陵县西北,为漳河支流。《方舆纪要》卷28南陵县:西港水“源出工山朗陵之南,合诸水北流,经县西,谓之西港,分流自西南水门入城,绕县前过东市为中港,籍山之水合焉。其出西北水门与西港合者,又北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