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山西昔阳县东南赵壁河。源于和顺县东北,北流至昔阳县东二十五里南界都村附近入松溪河。《方舆纪要》卷43和顺县:水神水“源出县东七里涉河谷,北流经乐平县东南八十里水神谷,合沾水”。
即今广西贵港市西南五十里石卡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贵县图:西南有石罅墟。
在今安徽临泉县南。《水经· 淮水注》:“ (润) 水首受富陂。” 即此。
北宋置,在今陕西府谷县北。北宋置,在今陕西省府谷县北。
即今江苏洪泽县。《方舆纪要》 卷22淮安府山阳县: “高良涧在府西南九十里。《志》 云,由清河涧沙埠桥西入淮。万历二十一年,淮水决于此。”
在今山西河曲县南三十三里阳面村。《方舆纪要》卷40河曲县:杨免堡“南去石梯儿十里,堡北十里为得马水营,其西即黄河娘娘滩也”。
即今西藏仁布县西北仁布。《清一统志·西藏》 藏地诸城: 林奔城 “在日喀则城东一百九十一里”。《清会典图》 前藏图注: 雅鲁藏布河“又经林奔城北,龙泉河二水合西北流注之”。林奔,又作仁本、林绷。在今西
一作小溪河。即今安徽凤阳县东四十里小溪河镇。《清一统志·凤阳府二》: 溪河集 “在凤阳县。本朝乾隆三十一年,由县城移县丞驻此”。
在安徽省凤阳县东南部。面积78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红心,人口 6400。原为南京至北京驿道站。相传元末红巾军核心部曾驻此,故名红心铺,简称红心。明洪武三年(1370年)于此置红心驿,设
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西南部、太湖东岸。面积32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浦庄,人口1500。因姓得名。1949年为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3年置镇。产稻、小麦、油菜籽和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