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仙居山

仙居山

①即灵隐山。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宋《淳祐临安志》卷8:武林山“又名曰灵隐山,曰灵苑,曰仙居。山上有五峰”。

②在今浙江泰顺县东。明嘉靖《温州府志》卷2泰顺县:仙居山“去县东十里”。

③在今江西黎川县西北。《清一统志·建昌府一》:仙居山“在新城县(今黎川县)西北三里,与石硖岭隔溪相对。两崖雄峙,盘踞中流,峡水环绕,洲林森郁,为县治水口。下有龙湖潭”。

④在今河南光山县西。《寰宇记》卷127仙居县:“南仙居山,在县西南二百里。中有石室,仙人所居;北仙居山,在县压山东。元名乐安山。唐天宝中敕改为仙居山。县取仙居为名。”

⑤在今湖北省荆门市西北。《舆地纪胜》卷78荆门军:仙居寺“在仙居山。五代属乐乡, 山今长林县北一百二十里。其寺横跨石壁间,而流泉出其下,若神仙所造, 故得名。《图经》有《仙居山图》”。

⑥即今湖北大悟县东仙居岭。《方舆纪要》卷76黄安县“五云山”条下:“《志》云,县西八十里有仙居山,素称险僻,有仙人洞。”


猜你喜欢

  • 笮关

    亦作苻关、符关。西汉置,即今四川合江县。《史记· 西南夷列传》: 建元六年 (前135),“乃拜 (唐) 蒙为郎中将,将千人,食重万余人,从巴蜀笮关入,遂见夜郎侯多同”。即此。

  • 莲池铺

    即今四川资中县东南莲池铺。清嘉庆《四川通志》 卷89资州: 莲池铺 “在州东二十里”。

  • 平定军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置,治所在平定县(今山西平定县)。辖境相当今山西阳泉市及平定、昔阳等县地。金大定二年(1162)升为平定州。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置,治广阳砦(今山西平定县东南)。四年

  • 马坪堡

    明置,在今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07富川县:马坪堡,“《志》云:县境有内八源等十五巢,马坪堡为防守要地”。

  • 半月台

    在今山东单县旧城东。《清一统志·曹州府二》 称:半月台“唐少府陶沔所筑”。李白《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诗:“陶公有逸兴,不与常人俱。筑台像半月,迥向高城隅。”

  • 洪和城

    即侯和城。在今甘肃临潭县东南。《水经·河水注》: 洮水 “又东北流径洮阳曾城北……洮又东径洪和山南,城在四山中,洮水又东径迷和城北,羌名也”。王先谦注: “洪、侯音相转,侯和当即洪和。”

  • 笋 (筍) 石

    在今江西石城县东。《方舆纪要》 卷88赣州府石城县: 笋石 “在县东十里。高百余丈。其山皆石,望之若丹霞”。

  • 博劳县

    南朝梁置,属梁寿郡。治所在今广西昭平县北三十二里。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属静州。九年 (626) 废入龙平县。古县名。南朝梁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北。隋属静州,大业初州、县并

  • 廉县

    西汉置,属北地郡。治所在今宁夏贺兰县西北暖泉附近。东汉末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北。属北地郡。东汉永和末废。

  • 铁砧屿

    在今台湾省澎湖县北,白沙岛之北、姑婆屿东。清蒋毓英 《台湾府志》 卷3: 铁砧屿 “山上皆石板,大三四丈,平坦无痕,若铁之砧然,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