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会州

会州

①西魏废帝置,治所在会宁县(今甘肃靖远县东北)。北周保定二年(562)改置会宁防。隋开皇元年(581)改置会宁镇。唐武德二年(619)改置西会州,贞观八年(634)改曰粟州,同年又改为会州。辖境约当今甘肃靖远、景泰、会宁及宁夏海原等县地。天宝初改名会宁郡,乾元初复名会州。广德二年(764)陷于吐蕃。废。北宋初复置。天圣后入于西夏, 元符二年(1099)复置会州。崇宁三年(1104)置敷川县(今靖远县),为州治。辖境约当今甘肃靖远、定西,会宁等县地。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改治所敷川县名保川县。寻又入西夏,侨置会州于会川城(今靖远县西南),改名新会州。元初复名会州,移治西宁县(今甘肃会宁县东),属巩昌路。至元七年(1270)省西宁县入州。辖境约当今会宁县地。至正十二年(1352)改会宁州。

②北周保定二年(562)置,治所在今宁夏中宁县东北鸣沙镇。建德六年(577)废为鸣沙镇。

③隋开皇六年(586)改蜀州置,治所在广阳县(今四川茂县)。《寰宇记》卷78茂州:会州“取西夷交会为名”。辖境相当今四川茂县、汶川、北川、黑水等县地。仁寿元年(601)改广阳县为汶山县。大业三年(607)改为汶山郡。唐武德元年(618)复为会州,四年(621)改为南会州。


(1)西魏末宇文泰行军至今甘肃省靖远县一带置会州。北周保定二年(562年)移州,改为会宁防,隋开皇初改防为镇。大业置凉川县。唐武德二年(619年)升会宁镇置西会州,改县名会宁。贞观八年(634年)改为粟州,同年又改为会州。辖境约当今祖厉河和桑园峡、黑山峡间黄河流域地。8世纪后期、11世纪前期曾先后属吐蕃、西夏。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属宋。后又置敷川县为州治。淳熙十年(1183年)复入西夏。金侨置会州于会川城(今甘肃靖远县西南),称新会州,以保川为附郭县。故西夏、金同时有会州。《金史·夏国传》:兴定四年(1220年)“夏陷会州”所指为新会州。蒙古初移治西宁县(今甘肃会宁县东),至元七年(1270年)废西宁县入州。属巩昌都总帅府。辖境约当今甘肃省会宁县地。至正十二年(1352年)改为会宁州。(2)北周保定二年(562年)置,治鸣沙县(今宁夏中宁县东鸣沙镇)。辖境相当今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及中卫市河南地区。建德六年(577年)废。(3)隋开皇间改蜀州置,治广阳县(今四川茂县西北)。大业初改汶山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为会州,治汶山县(今四川茂县),属关内道。辖境约当今四川省茂县、汶川县等地。四年改为南会州。


猜你喜欢

  • 老鹰关

    ①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建,在今贵州镇远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22镇远府镇远县:“老鹰关在府东北九十里,与思州府都素司接界。”②明嘉靖十年(1531)置,属黔江县。在今四川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

  • 江孜宗山抗英遗址

    在今西藏江孜县城宗山上。清光绪三十年(1904)西藏爱国军民为抗击英国侵略军,在半山前崖曾构筑炮台和其他防御设施。围墙以石块筑成,高5—8米,宽4米。当时英军以新式火器向宗山猛烈进攻,西藏军民誓死抵抗

  • 北仑河

    亦名北市江。在今广西防城港市西南。《清史稿·地理志》 防城县:北仑河“其上源曰文义河,出拷邦岭,东北至北仑汛,屈而南,嘉隆江自西南来注之。其南岸则越南界也”。北仑河从木河村起至东兴镇,为中越界河。在广

  • 竹溪河

    为堵河北源。在今湖北竹溪县境。源出竹溪县西北青华山,东南流经竹溪县城南,至潭口会堵河西源汇湾河。《方舆纪要》卷79竹溪县:竹溪河在“县西五里。源发县西北三十里之鸡峰山,流合县治河”。

  • 葛洪山

    在今河北唐县西北七十里。《史记· 赵世家》 《正义》: “鸿上水,源出唐县北葛洪山。”《清一统志 · 保定府二》: 葛洪山 “山与恒岳相接,峰峦环簇,岩壑奇胜,相传葛洪修道于此,故名”。

  • 善无郡

    北魏置,属恒州。治所在善无县 (今山西右玉县南)。辖境相当今山西右玉县地。孝昌中废。东魏天平二年 (535) 寄治肆州秀容郡城 (今山西忻州市西北)。北齐废。北魏置,治善无县(今山西右玉县南)。辖境相

  • 靖横县

    1937年8月西北革命根据地由东靖边、新城、横山三县合置,治镇堡 (今陕西靖边县南镇静乡)。取靖边、横山二县首字为名。同年11月改名靖边县。旧县名。陕甘苏区设。1937年8月由东新城、东靖边、横山三县

  • 大瑶冲

    在今广西平乐县南桂江西岸。《方舆纪要》卷107平乐县:大瑶冲“在府江西岸。西至荔浦县四十里,为分界处也。瑶僮多出没于此,因名。今设兵戍守”。

  • 荒田庄

    即今河北昌黎县西南四十里荒佃庄乡。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49昌黎县图: 西南有荒田庄。

  • 蒙泽

    春秋宋地。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北二十二里故蒙城一带。《左传》: 庄公十二年 (前682) 秋,“宋万弑闵公于蒙泽”。杜注: “宋地。梁国有蒙县。” 《水经·获水注》: 获水 “东南流径蒙泽”。宋以后湮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