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佑宁寺

佑宁寺

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建,在今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


在今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境内五十乡。藏语全称“郭隆弥勒洲寺”,简称“郭隆寺”。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初建嘉色寝宫、大经堂及一部分僧舍,并建显宗学院。清康熙间,扩建寺殿房舍,增至显宗、时轮、密宗、医明四学院,为湟北地区之最大寺院。雍正二年(1724年)被烧毁。十年修复,雍正帝赐额“佑宁寺”。同治间,佑宁寺大经堂等再次毁于兵燹,由六世土观奉命重建。佑宁寺原共有属寺49座,分布在今青海省互助、大通、乐都、化隆和甘肃省天祝、肃南、张掖等县市地,分别由五大昂管辖。由于属寺众多,且湟北地区不少寺院亦为佑宁寺僧人主持修建,故称佑宁寺为“湟北诸寺之母”。寺创建以来,学经风气浓厚,制度精严,并在拉萨哲蚌寺设有郭隆康村,以便寺僧入藏深造。因此以代出名僧闻名于藏区。该寺第三次毁于“文化大革命”,现虽修复三殿,然规模远不及从前,文物古迹几乎荡然无存。


猜你喜欢

  • 大窑沟

    在今辽宁锦州市西。旧为京奉铁路通裕支线的终点。

  • 十都墟

    即今湖南炎陵县东北三十七里十都乡。清光绪《湖南通志》卷1酃县图有十都墟。

  • 赵平郡

    十六国后赵建武十年 (344) 置,治所在鹑觚县 (今甘肃灵台县东北)。辖境相当今甘肃灵台县地。西魏大统中移治今灵台县。北周废。北魏时置,治鹑觚县(今甘肃泾川县东南)。属泾州辖境相当今甘肃省泾川、灵台

  • 亦力把里

    即亦八里城。在今新疆伊宁市附近。《明史·西域传》:别失八里,“(永乐)十六年,贡使速哥言其王为从弟歪思所弑,而自立,徙其部落西去,更国号曰亦力把里”。即“亦剌八里”。

  • 大铁山

    一名铁山。在今四川永川市东南。《元和志》卷33永川县:大铁山“在县东南八十里”。

  • 火井镇

    北周置,属临邛县。即今四川邛崃市西南六十里火井镇。一说在今油榨乡。为隋至宋火井县治。明置火井坝巡司于此。在四川省邛崃市西南部。面积31.8平方千米。人口1.3万。镇人民政府驻高家场,人口1800。以隋

  • 唐湄店

    在今河北唐县西北唐梅村。《清一统志·保定府》: 唐湄店 “在唐县西北四十里,路通倒马关,南北山路崎岖。本朝康熙三年设兵防守,后移镇关厢”。

  • 西戎州

    唐贞观五年(631)以拓拔赤词部落置。初为都督府,后为羁縻州,属安定州都督府。当在今甘肃庆阳地区。后废。

  • 金泾

    在今江苏常熟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24苏州府常熟县: 金泾 “在县东北九十里。南通李墓塘。又东接白茆港、李墓塘,汇流北出,自金泾注于大江。宋庆历中,知县事范琪浚金泾、鹤渎二浦,溉田千顷”。

  • 父母寨

    北宋置,属保定军。在今河北霸州市西南二十四里寨上村。政和三年(1113)改名安谧寨。《清一统志·顺天府四》 “桃花寨”条引《县志》:“(杨)延朗守平戎时,感父业死敌,祭父于此。今称寨上,盖即父母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