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佛宫寺释迦塔

佛宫寺释迦塔

在今山西应县城内。寺初名宝宫寺,五代晋天福间建。辽清宁二年(1056)重建。元延祐二年(1315)改名佛宫寺。寺有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称为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平面为八角形,五层六檐(各层间又夹设暗层,实为九层),高67.13米。是我国现存最高最大的木塔。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俗称应县木塔。在山西省应县城佛宫寺内。辽清宁二年(1056年)建。塔平面八角形,外观5层,夹有暗层4级,实为9层。总高67.13米,底层直径30米。是国内外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木结构塔式建筑。塔建在4米高的二层石砌台基上,内外两槽立柱,构成双层套筒式结构,内外槽之间有梁枋相连接,暗层中用大量斜撑,结构上起圈梁作用,以加强木塔结构的整体性。塔建成二百多年至元顺帝时,曾经历大地震七次,仍岿然不动。塔内明层都有塑像,头层释迦佛高大肃穆,顶部穹窿藻井给人以天高莫测的感觉。内槽壁面有六尊如来画像,比例适度,色彩鲜艳,如来顶部两侧的飞天,神采奕奕,是壁画中少见的佳作。三层塑四方佛,面向四方。五层塑释迦坐像于中央,八大菩萨分坐八方。今已发现一批辽代写经、刻经和木版套色绢质佛像画等珍贵文物,对进一步研究辽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佛宫寺释迦塔


猜你喜欢

  • 西陵驿

    唐置,在今浙江萧山市西北十里西兴镇。白居易有《答微之泊西陵驿见寄》诗。

  • 秦州都督府

    唐武德二年 (619) 置秦州总管府,治所在上邽县 (今甘肃天水市)。领秦、渭、岷、洮、叠、文、武、成、康、兰、宕、扶等州。辖境相当今甘肃境内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兰州市以南地区。七年(624) 改为秦州

  • 马鬃岭

    ①在今湖南慈利县西北。《方舆纪要》卷77九溪卫:马鬃岭在“卫北三十里。壁立万仞,险不可测,岭路窄小,如马鬃然”。②在今广西荔浦县东。《方舆纪要》卷107荔浦县:马鬃岭“在县东四十里。亦曰鸡冠岭。其相对

  • 乐化县

    南朝梁大同五年(539)置,属上隽郡。治所在今湖北通城县东南塘湖镇。隋开皇九年(589)废。古县名。南朝梁大同五年(539年)置,治今湖北省通城县东南。属上雋郡。隋开皇十二年(592年)废。

  • 高梁山

    ①即高凉山。在今广东高州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104高州府茂名县: 高凉山,“ 《志》云: 山本名高梁,群峰并耸,盛夏如秋,故改梁为凉”。②即今四川梁平县东南与万县交界之精华山 (铁凤山)。《隋书·

  • 鸡笼城

    台湾省基隆市的旧称。以港外有小岛形似鸡笼而得名。清咸丰十年(1860)开放为对外通商口岸。光绪元年(1875)置鸡笼厅,后改为基隆。

  • 安昌镇

    在今山西长治市北安昌村。《清一统志·潞安府》“神头镇“条下:安昌镇“在(潞城)县西二十里”。(1)在浙江省绍兴县西北部。面积24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安昌,人口 8900。据明万历三十二

  • 上甸关

    在今云南永平县北二十里。《清一统志·永昌府》:上甸关“明初,置上甸定夷关巡司。后省”。

  • 山商县

    1946年8月陕甘宁边区由山阳、商南二县析置,治所在竹林关(今陕西丹凤县东南竹林关)。1948年8月裁撤。旧县名。豫西解放区设。1946年由山阳、商南两县及丹凤县部分地区析置,治今陕西省丹凤县竹林关。

  • 宣化镇

    ①北宋置,属六合县。即今江苏南京市北浦口镇。《舆地纪胜》 卷38真州: “宣化镇在宣化山之阳,为建康往来津渡之要。晋五王南奔渡江于此,至今谓之五马渡。”②一名宣化店。即今湖北大悟县东北七十六里宣化店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