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斥站
元置,即今江苏吴江市东南、江南运河东岸之八圻。
元置,即今江苏省吴江市南、江南运河东岸八坼。古为平江路(治今苏州市)和嘉兴路(治今浙江省嘉兴市)间交通要驿。
元置,即今江苏吴江市东南、江南运河东岸之八圻。
元置,即今江苏省吴江市南、江南运河东岸八坼。古为平江路(治今苏州市)和嘉兴路(治今浙江省嘉兴市)间交通要驿。
一名好阳河。即今河南灵宝市东北好阳河。《水经·河水注》: 曹水 “出南山,北径曹阳亭西。其水西北流入于河”。《史记·陈涉世家》: “周文败,走出关,止次曹阳。” 《索隐》: “小颜云,曹水之阳也。其水
金置,属长清县。在今山东济南市西南丰齐集。古镇名。五代丰齐驿,宋升为镇,称丰济。在今山东省济南市西南。《金史·地理志》:济南府长清县有丰济镇,即此。
指今安徽歙县东南新安江。因有滩三百六十,至为艰阻,号称苦溪。《寰宇记》 卷104歙县: 苦溪 “在县东南。从扬之水东南下抵深渡,名曰八十里苦。 其中乱石, 洪港斗折,
隋义宁元年 (617) 置,属霍山郡。治所在今山西洪洞县北赵城镇东北。唐属晋州,麟德初移治今赵城镇。《元和志》 卷12赵城县: “因故赵城为名。”北宋熙宁五年 (1072) 废。元丰三年 (1080)
清改司盐城置,属安邑县。即今山西运城市。《清一统志·解州》:运城“在安邑县东南。元至正间建。本朝初设盐政及运司以下等官,乾隆五十七年裁。嘉庆十二年移河东道驻此, 兼管盐务”。1958年为运城县驻地。
十六国后燕改卢奴县置,治所即今河北定州市。北魏复名卢奴县。古县名。十六国后燕慕容垂建都中山,改卢奴县置,治今河北省定州市。为中山尹治。北魏道武帝平后燕,复名卢奴县。
在今广西崇左县南江州镇。《明一统志》卷85江州: 波汉山 “在州治后。山势起伏,如波澜,因名”。
乌池、白池二盐池的合称。在今宁夏盐池县北与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南之北大池一带。《元和志》卷4盐州五原县:“盐池四所:一乌池,二白池,三细项池,四瓦窑池。乌、白二池出盐,今度支收粜,其瓦窑池,细项池并废。”
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南六十里。《明一统志》卷1顺天府:杖引泉“泉水涌出汇而成溪,流经涿州东南入胡良河”。
汉魏洛阳城(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南面东起第二门。汉名平门或平城门,魏晋改为平昌门。《资治通鉴》:西晋永嘉五年(311),汉刘聪遣将呼延晏寇洛阳,攻平昌门,克之。即此。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即汉魏洛阳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