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泠口镇。即今陕西临潼县东北四十里零口镇。唐于此曾置鸿州及鸿门县。《资治通鉴》:唐中和三年 (883) 三月,黄巢 “遣尚让将兵救华州,李克用、王重荣引兵逆战于零口,破之”。即此。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
原为王城,战国时加以扩建,称河南城。在今河南洛阳市西涧水东岸。《史记·周本纪》: “考王封其弟于河南,是为桓公,以续周公官职。” 遂为西周君所居。公元前256年,灭于秦。西汉置河南县。(1)在今河南省
又作盐池。在今陕西定边县西北。《魏书·太祖纪》: 登国七年 (392),灭卫辰,“幸木根山,遂次黑盐池”。《资治通鉴》: 东晋太元十六年(391),拓拔珪 “军于盐池,诛卫辰宗党五千余人”。(1)古水
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北。《清一统志·绍兴府一》:鸿禧观“在会稽县治东北三里,即唐贺知章宅,置为观,名千秋,宋改今名,为朝官典领之地。明永乐中,又改为明真观”。
隋开皇十六年 (598) 置,属许州。治所在今河南临颖县东。 大业初改名强县。古县名。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治今河南省临颍县东,属许州。大业初改名强。
西汉置,属乐浪郡。治所在今朝鲜平安南道肃川一带。西晋后废。古县名。西汉元封三年(前108年)置,治今朝鲜平安南道西北部滨海一带。属乐浪郡。西晋末废。
一作布拉木达克喇城。即今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清乾隆《西域同文志》卷18:“西番(藏)语:布朗,旧地名。达克谓虎。噶尔,碉也。岭形如虎碉,城建于岭旁,故名。”
北宋宣和四年(1122)改卢龙县置,为平州治。治所即今河北卢龙县。金复名卢龙县。古县名。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赐平州卢龙县名为卢城县。即今河北省卢龙县。为平州治。金复名卢龙县。
五代北汉主刘崇(旻)、刘承钧、刘继恩三世陵园。在北汉都晋阳西南郊(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天龙山谷)。
在今广东化州市北境。《方舆纪要》卷104化州:门村山砦“在州境。《志》云:州境瑶山凡五十有一,向皆分兵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