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德驿
唐置,在今陕西大荔县南。李商隐有《水部马郎中题兴德驿时昭义已平》诗。
唐置。在今陕西省大荔县南。李商隐有《水部马郎中题兴德驿时昭义已平》诗。
唐置,在今陕西大荔县南。李商隐有《水部马郎中题兴德驿时昭义已平》诗。
唐置。在今陕西省大荔县南。李商隐有《水部马郎中题兴德驿时昭义已平》诗。
清雍正三年 (1725) 置,属和硕特部。在今青海同德县西南黄河以东一带。《清史稿·地理志》 南左翼中旗: “牧地西滨黄河。有恰克图河,东南来流入之。东至巴哈图尔根,南至阿尔坦果尔,西至伊克图尔根,北
南齐置,属临漳郡。治所在今广西浦北县境。梁、陈时废。
三国魏太和二年 (228) 置,治所在锡县(今陕西白河县东)。景初元年 (237) 废。
①在今江苏丰县北。《汉书·高帝纪》:“母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寰宇记》卷15丰县:大泽“在县北六里”。②即今云南宜良、澄江、呈贡三县间之阳宗海。《水经·温水注》:“温水又西会大泽。”
在今陕西眉县东二十五里。《方舆纪要》卷55郿县: 清湫水 “在县东二十五里。出太白山,北流入渭”。
即临烝县。治所在今湖南衡阳市。《南齐书·州郡志》 作临蒸县。
即今河北枣强县西南二十四里张秀屯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4枣强县图:西南有张秀屯。集镇名。在河北省枣强县城西部。张秀屯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650。明代山西移民张秀迁此建村,故名。产小麦、玉米、棉
在今甘肃文县东。《元和志》卷22曲水县:邓艾故城“在县东七里。魏景元四年,邓艾伐蜀……所筑城也”。
即今宁夏盐池县西南青山乡北雷记沟村。1936年为盐池县苏维埃政府四区政府驻地。1947年回民支队驻此。
①又名城口河、大竹河、九江、北江,为汉江支流。在今四川城口、万源和陕西紫阳等县市境。《清一统志·太平厅》:北江“在厅东北一百里。自篁墩山发源,西北流经城口山大竹渡,转北入陕西紫阳县界为任河,入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