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凤县

凤县

明洪武七年(1374)降凤州置,属汉中府。治所即今陕西凤县东北凤州镇。民国初属陕西汉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50年迁驻双石铺(今凤县)。


在陕西省西部秦岭山区,西邻甘肃省。属宝鸡市。面积3187平方千米。人口9.9万。辖10镇、2乡。县人民政府驻双石铺镇。《元和郡县志》凤州:“因州境有鸑鷟山为名。按成州同谷县本是凤州西界,县南有凤凰山,因为州名。”《方舆胜览》载:“有周之兴,鸑鷟尝鸣于岐,翱翔至于南而集焉,是以西岐曰凤翔府,南岐曰凤州,”县袭州名。南岐即境内南岐山。秦于今凤县东北,与宝鸡市西南交界处设故道县,属汉中郡。西汉属武都郡。西晋永嘉后废。北魏太和元年(477年)于今凤县东北凤州镇设梁泉县,移固道郡治此。孝昌中又于固道郡置南岐州。西魏固道郡改称归真郡。废帝三年(554年)南岐州改称凤州。隋开皇三年(583年)罢郡存州。大业三年(607年)改州为河池郡。唐武德元年(618年)改郡为凤州,在北部析梁泉县地设黄花县。宝历元年(825年)废黄花县入梁泉县。蒙古至元五年(1268年)废梁泉县,辖地划归凤州。明洪武七年(1374年)降凤州为县,属凤翔府,后属汉中府。1914年属关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49年县治迁黄牛铺,属宝鸡分区。1950年5月属陕南行政区,同年11月县驻地迁双石铺。1951年属南郑专区,1953年属汉中专区。1958年省留坝县并入。1960年属宝鸡市。1961年留坝县复析出,属宝鸡专区。1969年属宝鸡地区,1971年属宝鸡市。地处秦岭山区。嘉陵江自东北向西南斜贯。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以小麦、玉米为主。特产“凤党”、“凤椒”。盛产核桃、苹果及生漆等药材。有铅、锌、铁、锑、煤、磷、大理石等矿。工业以化肥、农机、采矿等为主。宝成铁路、宝汉公路经此,为凤太公路起点。古迹有褒斜、连云、陈仓等古栈道遗迹。


猜你喜欢

  • 西定州

    唐武德三年(620)置,治所在定胡县(今山西柳林县西北孟门镇)。辖境相当今山西柳林县地。贞观二年(628)废。唐武德三年(620年)置,治定胡县(今山西临县西南、黄河东岸)。辖境相当今山西省临县南部及

  • 忙敛寨

    在今贵州从江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21黎平府曹滴洞长官司:忙敛寨在“司南五里”。

  • 洪池

    即鸿池坡。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东二十里 (今偃师市西)。《魏书·咸阳王禧传》: 景明二年 (501),咸阳王谋反不决,“夜宿于洪池 (别墅),……将士所在追僖,僖自洪池东南走”。即此。久堙。在今

  • 长子

    春秋时晋邑,在今山西长子县西南八里。《左传》:襄公十八年(前555),“晋人执卫行人石买于长子”。即此。后为赵地。秦置长子县。春秋晋邑。在今山西省长子县西南。《左传》襄公十八年(前555年):“晋人执

  • 昌水河

    即古观水。在今山东海阳县北。《清一统志·登州府》: 昌水河 “源出文登县西南四十里昌山下,西南流经莱阳县东南四十里。名水口河。又名昌阳水。会五龙河南入海”。

  • 龙爪山

    即今四川达川市西龙爪山。《方舆纪要》卷69达州“凤凰山”条内:“州西北五里有龙爪山。园耸悬绝,如龙擎珠。”南宋末为抗击蒙元, 于此建龙爪城。《清一统志·绥定府一》:龙爪山“上有寨”。山上有明末清初建龙

  • 五大连池

    在今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由十二座老期火山、两座新期火山组成,使白河上游形成五个相连的火山堰塞湖,为黑龙江省著名的旅游胜地和疗养地。清西清《黑龙江外纪》卷1:“墨尔根东南,一日地中忽起火,石块飞腾,声震

  • 杨梅岭

    ①在今浙江龙泉市东北。《方舆纪要》卷94龙泉县:杨梅岭在“县东二十五里。其相近者梧桐口。路出松阳,此为要隘”。②即今福建霞浦县西杨梅岭。《方舆纪要》卷96福宁州“池家岭”条下:“《志》云,州西有杨梅岭

  • 南燕

    ①即西周初燕国。在今河南延津县东北三十五里。《汉书·地理志》 东郡南燕县: “南燕国,姞姓,黄帝后。” 《水经·济水注》: “濮渠又东北。径燕城南,故南燕,姞姓国也。”②东晋十六国之一。公元398年鲜

  • 姑臧南山

    即今甘肃武威市西南祁连山。《汉书·地理志》 姑臧: “南山,谷水所出。” 《元和志》 卷40姑臧县: “姑臧南山,一名雪山,在县南二百三十里。” 《寰宇记》 卷152: “番和县南山,一名天山,又名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