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桐关
在今云南玉溪市北四十二里。《清一统志·澂江府》: 刺桐关 “在新兴州北四十二里。依山带河,两崖高耸,北扼铁炉关,为全州咽喉”。
村名。在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北部,北与晋宁县交界。属北城镇。人口 2150。因地处东西两侧山峰之间,地势险要,山多刺桐木,自元代起驻兵设关得名。产烤烟、稻、小麦、油菜籽、蚕豆、桃、梨等。有综合厂等。昆玉铁路、昆洛公路经此。
在今云南玉溪市北四十二里。《清一统志·澂江府》: 刺桐关 “在新兴州北四十二里。依山带河,两崖高耸,北扼铁炉关,为全州咽喉”。
村名。在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北部,北与晋宁县交界。属北城镇。人口 2150。因地处东西两侧山峰之间,地势险要,山多刺桐木,自元代起驻兵设关得名。产烤烟、稻、小麦、油菜籽、蚕豆、桃、梨等。有综合厂等。昆玉铁路、昆洛公路经此。
北魏离宫。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魏书·太宗纪》:神瑞元年(414)二月,“乙卯,起丰宫于平城东北”。
①在今山西兴县西北裴家川口。《元和志》卷14岚州合河县:合河关“在县北三十五里”。《资治通鉴》:唐开元九年(721),“先是,叛胡潜与党项通谋,攻银城、连谷,据其仓庾,张说将步骑万人出合河关掩击,大破
明置,属茂州。即今四川茂县东北土门乡。《方舆纪要》卷67茂州:土门城“亦在州东,即土门堡也。正德中,州将何卿破叛蛮于此。《志》云:土门为州东之要塞”。在今四川省茂县东北土门。明时为茂州东部要塞,正德中
即今福建三明市西南莘口镇。民国 《沙县志》 卷2: 二十三都有 “莘口,亦名杉口”。
一名恶 (亚) 子祠。即今四川梓潼县东北二十里七曲山大庙。为祭祀晋人张恶子 (张育) 之庙宇。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 汉中志》: 梓潼县“有善板祠,一曰恶子,民岁上雷杵十枚,岁尽不复见,云雷取去”。唐
唐置,属羁縻浪川州。治所在今四川金阳县西南。后废。
指今越南东南部顺海省藩朗一带。《明史·占城传》:成化十七年(1481),“古来遣使朝贡,言……自邦都郎至占腊止五处,臣兄权国未几,遽尔陨殁”。正德五年(1510)给事中李贯言:“占城自古来被逐后,窜居
明洪武中置,在今云南祥云县东南云南驿。后废。在云南省祥云县中部、滇缅公路线上。向为滇西交通要地。
①西汉太初元年 (前104) 置,属犍为郡。治所在今四川筠连县西南至云南盐津县一带。元光五年 (前130) 为犍为郡治。始元元年 (前86) 郡治移僰道,仍属犍为郡。三国蜀属朱提郡。延熙中及西晋怀帝时
一名万胜堆。在今四川德阳市北二十里。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9德阳县:“(鹿头山下)有龟胜山道场,乃高崇文破刘辟处。初,辟据鹿头关,高与之对垒屯营,有神龟由壁门来,蹲于牙旗之下,公命投之远涧。翌日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