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惯墟
即今广东阳东县东北北惯镇。清道光《阳江县志》卷1有北惯墟。
即今广东阳东县东北北惯镇。清道光《阳江县志》卷1有北惯墟。
在今山西襄汾县西南南柴村。《清一统志·平阳府一》: 南柴堡 “在太平县 (今汾城镇) 南二十五里。明季筑。周三里八十七步。其北为北柴堡,明成化中筑,周四里一百四十步”。
①亦名丸山,又作凡山。即今山东临朐县东北纪山。《水经·巨洋水注》:朱虚“城东北二十里有丹山,世谓之凡山”。《方舆纪要》卷35临朐县“丹山”条引《大事记》:“轩辕征不道,东至海,登丸山,或讹为凡山,俗谓
亦作拂林。隋、唐时对东罗马 (拜占庭) 帝国的称呼。都城在君士坦丁堡 (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隋书·裴矩传》: “北道从伊吾……至拂菻国,达于西海。” 《新唐书·西域传》: 拂菻 “古大秦也。……贞
1929年11月云南省政府在废道后成立第一(滇西)和第二(滇南)两殖边督办公署。1930年9月省府将公署暂行章程及设立理由转请内政部查办,并转行政院及国民政府,当时中央政治会议议决“暂准执行”。该公署
唐置,属伊州。在今新疆鄯善县东北七克台镇。唐置,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北七克台附近。属西州。
亦名平戎军。唐开元二十八年(740)改安戎城置,属维州。治所在今四川理县西北鹧鸪山东侧。一说马尔康县东境。《舆地纪胜》卷149:平戎城,“《图经》云:安戎城,唐初筑之,以断吐蕃趋蛮之路。其后吐蕃取之。
在今安徽歙县北四十里。《寰宇记》卷104歙州歙县: “昉邨在县北四十里。俗说任昉为新安太守,因行春至此,爱其云溪,缘源寻幽,累日不返。百姓因名其溪为昉溪,溪旁邨为昉邨。……大中十年刺史卢潘改曰任公邨、
亦作西安镇。在今江苏靖江市西,接泰兴市界。《清一统志·常州府二》“新丰镇”条下:“又有西善镇,在(靖江)县西四十五里。旧名镇海市,距通州泰兴新市五里。民居稠密,百货骈集,为邑巨镇。”(1)镇名。在四川
即今湖北孝感市东北三十二里五桂乡。清光绪《孝感县志》卷8《兵事》:同治三年(1864)十月,捻军四次至邑,“踞五桂市”。
又作里错、利错。在今西藏南部,门隅地区达旺七十里处。原隶属于西藏地方政府管辖,为门隅地区三十二错、定(错、定是当地的一级行政区划)之一。1951年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