匝坐里冈城
即左贡宗。在今西藏左贡县西北。《清一统志·西藏》 喀木诸城:匝坐里冈城“在巴塘城西北三百三十里”。
即左贡宗。在今西藏左贡县西北。《清一统志·西藏》 喀木诸城:匝坐里冈城“在巴塘城西北三百三十里”。
在今广东英德市西南连江口镇。《水经·洭水》: 洭水 “南出洭浦关为桂水”。《元和志》 卷34浈阳县: “洭浦故关,在县西南四十五里。山谷深阻,实禁防之要地也。”在今广东省英德市西南。此地山谷深阻,历为
又名剑脊山。在今江苏南通市南狼山东。《寰宇记》卷130通州静海县:刀刃山“在江海之际”。《方舆纪要》卷23通州:刀刃山“高二十九丈,周四百七十二丈。相传秦皇磨剑处。下有淡竹滩”。
①上游为古水, 下游为古澺水。 元末, 古汝水改道, 明嘉靖末, 水又改道东入上蔡县, 与澺水相接。 遂通称ᘏ
东晋义熙中置,属永平郡。治所在今广西藤县东北浔江南、北流江东岸。南齐为永平郡治。梁又为石州治。隋开皇十年(590)改为永平县。古县名。东晋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藤县东。属永平郡。南朝齐、梁、陈为永平郡
在今台湾省台南市南。清黄叔璥《台湾使槎录》: “其小港可通小舟者,南路有蛲港”。乾隆间范咸 《重修台湾府志》 卷1: 蛲港 “在 (凤山) 县治北十五里。”
东苕溪支流。一名前溪。在今浙江德清县西。《寰宇记》卷94武康县:余英溪“在县(治今武康镇)西十二里。《山墟名》曰:每春夹岸花开,通夏不歇”。故名。《方舆纪要》卷91武康县:余英溪“源出铜官山,东南流,
1913年3月由建安、瓯宁两县合置,属福建北路道。1914年属建安道。治所建宁城 (即今福建建瓯市)。取两县首字为名。1928年直属福建省。1992年改设建瓯市。建溪流域茶叶总汇于此,每年春夏之际,舟
①春秋时莒地。在今山东沂水县西南。《左传》: 文公七年 (前620),“徐伐莒,莒人来请盟,穆伯如莒涖盟,且为仲逆 (按指迎莒女),及鄢陵。登城见之,美”。杜注: “鄢陵,莒邑。” 一说当在今山东临沭
又称波堆宗。在今西藏波密县西北倾多。为三波宗中的上波宗。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波密县城西北倾多。1960年与波曲、易贡二宗合并,改置波密县。
即今安徽桐城县东南金神镇。清道光 《桐城续修县志》 卷1 《乡镇》: 金神墩 “小镇。城南三十五里由县往棕阳之路,水涨时至此乘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