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千山

千山

一名千朵莲花山,又名千顶山。在今辽宁鞍山市东南。明《全辽志》卷1:千山在“(辽阳)城南六十里。世传唐征高丽驻跸于此。峰峦秀丽,独胜辽左”。《方舆纪要》卷37辽东都司“平顶山”条下:“千山在司南六十里,峰峦丛密, 以千数记,中有龙泉、温泉、香岩等寺及仙人台、罗汉洞诸胜。”民国《辽阳县志》卷6:“辽东名胜首推千山,所谓无峰不奇,无石不峭,无寺不古。”其中有五大寺、八庵、九宫、十二观,“咸在重峦绝老桧苍松杂花异卉之间”。今为辽宁著名名胜风景区。


(1) 在辽宁省东南部。东北接长白山,西南止于大连市南端老铁山,构成辽东半岛主干山脉。主要由片麻岩、花岗岩和石灰岩构成。大部为波状丘陵地。海拔500米左右。高峰有老秃顶山(1325米)、步云山(1130米)、绵羊顶子山(1045米)等。(2) 在辽宁省鞍山市东南。《读史方舆纪要》:“千山,在司南六十里,峰峦丛密,以千数记。”原称千华山,为千山、华表山的合称,简称千山。又称积翠山、千朵莲花山。属千山山脉。最高峰仙人台,海拔708米。与长白山、医巫闾山合称东北三大名山。自古为辽东名胜,有“无峰不奇,无石不峭,无寺不古”之誉。名胜古迹颇多。山上广建寺庙、道观。有祖越、龙泉、大安、中会、香岩等五大禅林和道教建筑无量观。山石、寺庙、园林融为一体,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鞍山千山景区示意图


猜你喜欢

  • 思明县

    1913年裁厦门厅改县并易名,为福建南路道治。1914年为厦门道治。治所即今福建厦门市。1928年直属福建省。1935年撤销,原城区及鼓浪屿区并入厦门市,禾山区划归同安县。旧县名。1913年由厦门厅改

  • 药 (藥) 家镇

    北宋置,属平原县。即今山东平原县西南腰站镇。

  • 拉达土司

    即下扎武土司。为清末玉树二十五族之一。驻牧地在今青海玉树县南境。周希武 《玉树调查记》 卷上: 拉达在通天河南,“拉达百户,驻班庆寺附近”。

  • 南原寨

    亦作南源寨。在今广西荔浦县西北三十五里。明万历中筑城,设巡司戍守。《明史·广西土司传》: “府江酋长杨公满等掠荔浦、平乐及峰门、南源,执永安知州杨惟执,杀指挥胡翰。”

  • 秦皇寺

    即今四川双流县东南新秦乡。清嘉庆 《华阳县志》 卷6: 义兴场 “即秦皇寺,治东六十里,交仁寿县界”。1917年四川督军戴戡为乱军袭击死此。

  • 石盘山

    ①在今浙江温岭市南。《方舆纪要》卷92太平县:石盘山在“县治南二里。峰岩错列,泉石竞胜”。②在今河南新县北。旧属光山县。《方舆纪要》卷50光山县:石盘山在“县南九十里。山势盘旋险峻,其顶平整。旧有寨栅

  • 载酒堂

    在今海南儋州市西北中和镇东南东坡书院内。《舆地纪胜》 卷125昌化军: 载酒堂 “在城外。儋耳人黎氏之居,东坡访之,名其堂曰载酒堂”。《清一统志·琼州府二》: 载酒堂 “在儋州城 (今中和镇) 南。儋

  • 旧店营

    在今河北肥乡县东北旧店乡。《清一统志·广平府二》:旧店营“在肥乡县东十八里。有城。本朝康熙年间,县寄治于此”。

  • 蓝雒县

    1946年7月当地解放后由蓝田、雒南二县析置蓝雒办事处,同年10月改为蓝雒县。治青岗坪 (今陕西蓝田县东青坪)。取蓝田、雒南二县首字为名。1947年2月废。旧县名。1946年7月由蓝田、雒南两县析置蓝

  • 新中沙白盐池

    在今甘肃民勤县东。《方舆纪要》卷63镇番卫: 新中沙白盐池 “在卫东五十里。《志》云: 卫东四十里有小盐池,卫南三十里有三坝白盐池,卫西二百二十里有鸳鸯白盐池,又有小盐池,俱产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