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城
一作半角城。即今宁夏同心县(同心镇)。明嘉靖《宁夏新志》卷3:灵州守御千户所有半个城。1938年移豫旺县治此, 改名同心县。
一作半角城。即今宁夏同心县(同心镇)。明嘉靖《宁夏新志》卷3:灵州守御千户所有半个城。1938年移豫旺县治此, 改名同心县。
即今四川隆昌县西北双凤镇。清乾隆《隆昌县志》卷4:双凤驿场“北六十里”。驿当内江与隆昌之间,距离均六十里,为巴蜀通衢。
①元建,在今北京市通县南三十五里仓上村。《元史·武宗纪》: 至大元年 (1308) 七月,“筑呼鹰台于漷州泽中,发军千五百人助其役”。即此。②一名景升台。在今湖北襄樊市东。《水经·沔水注》: “水南有
即今河北枣强县西南娄子乡。明嘉靖 《冀州志》 卷1: 枣强县有娄子社。民国 《枣强县志》卷1: 娄子镇在 “城南三十五里。区公所分驻所在焉”。
秦始皇修建,初名横桥,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汉初名渭桥或石柱桥。武帝后称中渭桥。《三辅黄图》卷6引《三辅旧事》云:“秦造横桥,汉承秦制,广六丈三百八十步,置都水令以掌之,号为石柱桥。”《元和志》卷1咸阳
即古清山。在今广西融安县东南。《清一统志·柳州府》:古清山“在柳城县东北七十里。西北去融县亦七十里”。
又称罗鲁城。唐南诏后期置,为剑川节度驻地。在今云南剑川县南十四里下登。宋大理废。在今云南省剑川县南。南诏时于此置剑川节度使。大理国时置义督赕于此。
东魏兴和元年 (539) 析阳翟县置,属阳翟郡。治所在今河南禹州市东。隋大业初废入颍川县。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属许州。贞观元年(627) 废。
在今湖南汝城县东南。《方舆纪要》卷80桂阳州“泗洲镇”条下:“又匹袍洞,亦在州(今桂阳县)东百里,接桂阳县界,亦与江西连境。洞本上犹县所辖,宏治中,‘贼党’负固于此。正德十六年,官兵讨平之。”
北齐置,属西楚州。治所在阴陵县(今安徽定远县西北)。后废。
即今山东栖霞市东北六十里臧家镇。清光绪 《山东通志》 卷2 《舆图志》: 栖霞县东北有臧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