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华阴县

华阴县

①西汉高帝八年(前199)改宁秦县置,属京兆尹,为京辅都尉治。治所在今陕西华阴市东南五里。《寰宇记》卷29华阴县:“以在太华山之阴,故名之。”东汉改属弘农郡。北魏属华山郡,太和十一年(487)移治今大荔县,孝昌二年(526)复还旧治。隋大业五年(609)移治今华阴市,属京兆郡。唐属华州,垂拱元年(685)改仙掌县,神龙元年(705)复名华阴县。上元二年(761)改为太阴县,宝应元年(762)复改华阴县。清属同州府。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90年改设华阴市。

②南朝宋侨置,属南天水侨郡。治所在今湖北宜城市境。梁废。


(华huà) 古旧县名。西汉高祖八年(前199年)改宁秦县置,治今陕西省华阴市东南。属京兆尹。东汉属弘农郡。隋大业五年(609年)迁治今华阴市。初属京兆郡,后属华山郡。唐以后属华州,清雍正时属同州府。1958年并入渭南县,1961年复置。1990年撤销,改设华阴市。


猜你喜欢

  • 汾阴

    战国魏邑,在今山西万荣县西南庙前村北古城。《史记·秦本纪》:惠文君九年(前329),“渡河,取汾阴”,即此。西汉置汾阴县。古邑名。战国魏邑。以在汾水之阴得名。即今山西省万荣县荣河镇西南庙前村北古城。《

  • 红岩山

    在今四川乐山市东南十五里岷江东岸。因“山色正赤”,故名。《元史·速哥传》:至元十二年(1275)攻嘉定,“行枢密院副使忽敦等军至,与也速带儿会于红岩”。即此。为往来通道。产盐,清设盐场置关, 民国改设

  • 孟连宣抚司

    清康熙四十八年 (1709) 改孟连长官司置,属永昌府。治所在娜允 (今云南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治西部)。傣语 “孟” 为地方,“连” 为找到,意即找到的地方。“木连”、“孟琏”、“勐脸”皆同音异

  • 中台

    在今江西大余县城内。《清一统志·南安府》:中台“在府城内。宋周濂溪先生为军司理时,尝居此。明陈献章应召,夜宿其地,有句云:不知风月随侬否,恼杀中台此独眠”。

  • 滥田坝

    在今四川越西县东南苏姑乡 (烂田坝)。清置滥田坝土百户。

  • 永川郡

    建置不详。北周属土州,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北境。隋开皇初废。

  • 孤庄村

    在今安徽凤阳县北。朱元璋生于钟离县东乡明光集 (今安徽嘉山市)。后迁钟离县西乡,又迁太平乡孤庄村。

  • 北塞径

    在今广东阳春市西南。《方舆纪要》卷101阳春县:北塞径“在县西南。相近有蕉林径”。

  • 好景山

    ①在今福建漳州市东十五里。纡回起伏,凡景奇胜。《元和志》卷29龙溪县:“县东十五里至山,险绝无路。”《清一统志》谓即好景山。②一名石虎山。在今福建漳浦县西北。《方舆纪要》卷99漳州府漳浦县:好景山在“

  • 托克逊设治局

    1929年置,属新疆省。治所在托克逊(今新疆托克逊县)。1944年改为托克逊县。1930年10月由吐鲁番县托克逊县佐改置,治托克逊城(今新疆托克逊县托克逊镇)。1944年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