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汾州
东魏天平元年 (534) 置,治所在定阳县(今山西吉县)。辖境相当今山西吉县、蒲县、乡宁等县地。北周改汾州。唐武德五年 (622) 复置南汾州,贞观八年 (634) 改慈州。
(1)西魏大统年间置,治高凉县(今山西稷县西南)。辖境相当今山西省汾水以南、稷山以北地区。废帝三年(554年)改勋州。(2)北齐时置,治定阳县(今山西吉县)。辖境相当今山西省吉县地。北周时改汾州。唐武德五年(622年)复改南汾州。贞观八年(634年)改慈州。
东魏天平元年 (534) 置,治所在定阳县(今山西吉县)。辖境相当今山西吉县、蒲县、乡宁等县地。北周改汾州。唐武德五年 (622) 复置南汾州,贞观八年 (634) 改慈州。
(1)西魏大统年间置,治高凉县(今山西稷县西南)。辖境相当今山西省汾水以南、稷山以北地区。废帝三年(554年)改勋州。(2)北齐时置,治定阳县(今山西吉县)。辖境相当今山西省吉县地。北周时改汾州。唐武德五年(622年)复改南汾州。贞观八年(634年)改慈州。
即今河北丰润县西北四十里沙流河镇。为通玉田县孔道。清于此设堡。在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西部偏北。面积56.8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民政府驻沙流河,人口 4650。以河名镇。1953年设乡,1958年
①明置,属三万卫。即今辽宁开原市东尚阳堡。明 《辽东志》 卷3: 靖安堡 “官军三百五十一员名。杨木答兀屯可屯兵,黄泥冈屯可按伏”。乾隆《钦定盛京通志》 卷29: 尚阳堡在 “ (开原) 城东四十里,
春秋时齐地。在今山东境内。《史记·孔子世家》:齐景公“将欲以尼谿田封孔子”。
一名长山群岛。在今辽宁辽东半岛东侧黄海中。包括大长山、小长山、广鹿、獐子、海洋、石城、王家等50余个岛屿,尤以大长山岛为最大,总称长山群岛。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日俄战争后,曾被日军强占,1945
清雍正八年 (1730) 置,属镇远府。治所即今贵州剑河县。在清水江南,故名。1913年改为清江县。清雍正八年(1730年)置,治今贵州省剑河县。属镇远府。1913年改清江县。
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上方山象王峰之南峭壁下。清《日下旧闻考》卷130引阮旻锡《上方山记》:“山坞旱龙潭,龙去潭枯,然纤尘不入。”
唐置,在今浙江萧山市西北西兴镇。宋改名日边驿。唐置,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西北西兴镇。宋改名日边驿。
古国名。在今山东金乡县南。《左传》:昭公十六年(前526),齐侯伐徐,徐人行成,“赂以甲父之鼎”。杜注:“甲父,古国名。高平昌邑县东南有甲父亭。”
1934年改威信设治局置,直属云南省。治所即今云南威信县。在云南省东北隅,川、滇、黔三省结合部。属昭通市。面积1416平方千米。人口40万。辖2镇、9乡(含1苗族彝族乡)。县人民政府驻扎西镇。清镇雄州
在今江西龙南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88赣州府龙南县: 南埠隘 “在县东南上蒙保。密迩浰头、岑冈,旧称阨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