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津
①在今广东四会市东南。明置巡司于此。《清一统志·肇庆府》: 南津巡司 “在四会县东南六十里。明洪武初置,在县东四十里黄冈村。十七年移治于此”。
②红河下游支流。在今越南河北省西南。《宋书·杜慧度传》: 东晋义熙七年 (411),卢循义军进军交州,“六月庚子,循晨造南津,命三军入城(指交州龙编城) 乃食。慧度悉出宗族私财,以充劝赏。弟交阯太守慧期、九真太守章民并督率水步军,慧度自登高舰,合战,放火箭雉尾炬,步军夹两岸射之,循众舰俱然,一时散溃,循中箭赴水死”。
①在今广东四会市东南。明置巡司于此。《清一统志·肇庆府》: 南津巡司 “在四会县东南六十里。明洪武初置,在县东四十里黄冈村。十七年移治于此”。
②红河下游支流。在今越南河北省西南。《宋书·杜慧度传》: 东晋义熙七年 (411),卢循义军进军交州,“六月庚子,循晨造南津,命三军入城(指交州龙编城) 乃食。慧度悉出宗族私财,以充劝赏。弟交阯太守慧期、九真太守章民并督率水步军,慧度自登高舰,合战,放火箭雉尾炬,步军夹两岸射之,循众舰俱然,一时散溃,循中箭赴水死”。
在今福建浦城县西南。《寰宇记》卷101建州浦城县:子期山“在县西南二十五里。《建安记》云,子期山乃溪畔小石峰也,四面岩峦峭拔,昔秦汉之间有仙人华子期曾师商山四皓,后居此山,山因名之”。
在今安徽桐城县东南九十里,南接怀宁县界。古为安庆通往庐州的孔道。清道光 《桐城续修县志》 卷 1 《乡镇》: 罗家岭 “距棕阳四十里”。
从今辽宁锦州金岭寺经朝阳、河北承德,至北京市密云县古北口。全长447.7公里。1933年动工修建,1936年建成。1946年承德至古北口段被拆除。今为锦承线的一段。
即错拉。今西藏错那县。
在今甘肃武威市西。《方舆纪要》 卷63凉州卫 “扒里砦” 条内: 苦水墩 “在卫西。嘉靖初,官军大破西海寇于此”。
在今青海西宁市南。上有南山寺。《清一统志 ·西宁府一》: 南禅山 “在西宁县西南三里,崖洞有佛像”。
又作䍧州。 隋开皇初置, 治所在牂柯县(今贵州黄平县西北)。辖境相当今贵州金沙、平坝及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以东,余庆、施秉、岑巩县以南,三穗、从江县以西地区及道真、正安、遵义市一带。大业
唐武德四年 (621) 析普宁县置,属铜州。治所在今广西容县西南十六里大位坡。贞观八年 (634) 属容州。北宋开宝五年 (972) 废入普宁县。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析普宁县置,治今广西壮族
在今四川华蓥市西北永兴镇西南东安。《元史·赵匣剌传》:至元五年(1268),“兼管京兆、延安两路新军,戍东安、虎啸山两城”。
明洪武二年 (1369) 改会溪施溶等处长官司置,属永顺宣慰司。治所即今湖南永顺县东南王村镇。清废。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会溪施溶等处长官司置,治今湖南省永顺县东南。为土州。属永顺宣慰司。清时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