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南海

南海

古时南海之名,所指因时而异。先秦古籍或泛指南方各族居地,或指一定海域。《尚书·禹贡》:“入于南海”,其确指未详。《诗经·江汉》: “于疆于理,至于南海。” 《史记·秦始皇本纪》: “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当指今东海而言。秦置南海郡,所临海疆即今南海。西汉以后东海方位既别有定域,南海名称遂专指今南海。


(1)古时所指因时而异。先秦古籍或泛称南方各族居地,或指实际的海域。《尚书·禹贡》:“入于南海。”其确地不详。《诗·江汉》:“于疆于理,至于南海。”《史记·秦始皇本纪》:“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当指今东海而言。秦置南海郡,海疆实临南海;西汉后,东海已别有定域,南海专指今南海。(2)又称南中国海。中国三大边缘海之一。以在中国大陆之南得名。《史记·南越列传》:南海尉任嚣曰:“番禺负山险,阻南海,东西数千里。”即此。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深海盆地。北倚中国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和台湾五省区,南至加里曼丹岛,东南至菲律宾群岛,西南至越南和马来半岛等地。面积358.91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 1112 米,最深 5377 米。盐度32~34.5‰。有韩江、珠江、红河、湄公河及湄南河等流入。海域中散布着中国的南海诸岛,由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组成。位居热带,适于造礁珊瑚繁殖,在海底高台上形成许多珊瑚岛。海洋资源丰富,盛产多种鱼类,并有贝、参及海龟等。海底石油储量丰富,著名的有莺歌海油田。


猜你喜欢

  • 天目溪

    即桐溪。今浙江桐庐县西北分水江。《元丰九域志》卷5:睦州分水县有“天目溪”。宋《景定严州续志》卷9分水县:天目溪“源出天目山,绕县境而南,达于浙江,可胜百斛舟,若于潜、若昌化,旧航粟浙江,胥此焉入”。

  • 赤滩浦

    一作赤滩圃。在今湖北襄樊市东南汉江上。《续资治通鉴》:南宋咸淳五年(1269)三月,“京湖都统制张世杰将兵拒蒙古围樊之军,战于赤滩浦,败绩”。即此。在今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东南汉水上。《续资治通鉴》:南

  • 洮州

    北周保定元年 (561) 置,治所在美相县(今甘肃临潭县)。辖境相当今甘肃临潭县以西、西顷山以东洮河流域。隋大业三年 (607) 改为临洮郡。唐武德二年 (619) 复为洮州。贞观四年 (630) 州

  • 望城冈

    ①在今安徽天长市西。《方舆纪要》 卷21天长县: 望城冈在 “县西十里。……昔时营垒处”。②在今河南唐河县东。《清一统志·南阳府》:望城冈 “在唐县 (今唐河县) 东二里。行者至此,城郭了然”。

  • 东张掖郡

    十六国后凉太安二年(387)改昌松郡置,属凉州。治所在昌松县(今甘肃武威市东南)。北魏复为昌松郡。十六国后凉以昌松郡改名,治昌松县(今甘肃武威市东南)。辖境在今甘肃省武威、古浪等市县一带。北魏仍改称昌

  • 七州

    唐置,治所在比景县(今越南义静省境)。贞观八年(634)改为景州。后废。

  • 双河店

    即今湖北随州市西一百零六里双河镇。清置汛,设外委驻防。集镇名。在安徽省霍山县西南部、漫水河上游。太平畈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300。因位于两条小河汇合处并开有小店,故名。有茶林业、蚕桑业。有制茶、制锅、

  • 上川口

    即今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治上川口镇。1931年民和县自古鄯堡移治于此。

  • 北济阴郡

    南朝宋侨置,治所在单父县(今山东单县南)。辖境相当今山东成武、单县和江苏丰县三县。北齐废。

  • 五路岭

    在今浙江浦江县南境。《方舆纪要》卷93浦江县:五路岭在“县南十里。长五里, 自县入郡所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