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南渡镇

南渡镇

①即今江苏溧阳市西南渡镇。清光绪重刊《溧阳县志》 卷2: 南渡镇在 “县西三十六里,东坝孔道”。

②即今广西岑溪县西南四十里南渡镇。明置巡司于此。


(1)在江苏省溧阳市中西部、溧宜河两岸。面积111平方千米。人口7万。镇人民政府驻南渡,人口1.3万。溧宜河古名濑水,有渡口称濑渡。聚落以渡口为名,后谐音为南渡。1949年为镇,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镇。1999年强埠镇和旧县、大溪二乡并入。产稻、小麦、油菜籽及蚕茧、水产品等。有化工、建材、机械、纺织、轻工等厂。104国道、宁杭高速公路和溧高公路经此。境内古城村系晋平陵县治所在,古平陵邑土城遗迹尚存。中河边为伍子胥渡江、史贞义女投江处,曾立有李白的诗碑。(2)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西南部、黄华河南岸。面积172平方千米。人口6.5万。镇人民政府驻南渡圩,人口 6800。旧驻有巡检司。唐武德四年(621年)置南义州于北岸,来往靠木船摆渡,故名。1950年为岑溪县一区,1958年称东方红公社,1959年改南渡公社。1961年改区,1968年复公社,1984年置镇。产稻、木薯、花生、大豆、甘薯、柑橙、龙眼、松树等。有发电、造纸、农机、陶器、轧钢、磷肥、竹艺等厂。为农贸集市。324国道经此。(3)在四川省中江县中北部。面积33.5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南渡口,人口 7900。昔为城南渡口,故名。2001年从南华镇置南渡镇。主产稻、玉米、小麦、油菜籽、蔬菜。竹器编织具有三百多年历史。是周边农副产品集散地。唐巴、中遂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感木鲁

    亦作哈密力、哈梅里、渴密里、合迷里。即今新疆哈密市。《元史·必兰纳识里传》: “必兰纳识里者,初名只剌瓦弥的理,北庭感木鲁国人。” 明永乐间置哈密卫于此。即“哈密力”。

  • 沙丘城

    在今山东莱州市东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36掖县:“相传商纣所筑。”

  • 云林

    在今江苏金坛市南。《清一统志·镇江府二》:云林“在金坛县南八里西瑶村。《县志》:明于玉德建,内有三十六景,泉池山石,巧嵌玲珑,为觞咏之地”。

  • 刺利村

    在今四川南坪县西北境黑水河东岸。《旧唐书·地理志》 扶州万全县: “隋废 (上安) 郡为尚安县。旧治刺利村,长安二年移治黑水堡。至德二年八月,改为万全也。”

  • 白都讷城

    又作那拉洪、纳尔浑、伯都讷。在今吉林松原市。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于驿站南另筑新城,三十三年设伯都讷副都统镇守。嘉庆十五年(1810)设白都讷直隶厅。光绪三十二年(1906)升为新城府。1913年

  • 咕哩葛达

    即今印度孟加拉邦之加尔各答。清谢清高 《海录》: “明牙剌…又三四日到古里葛达,英吉利官军镇明牙剌者治此,有小城,城内唯住官军,商民环处城外。”

  • 曲宿尔

    即曲水宗。在今西藏曲水县东北曲水。见“曲水县(2)”。

  • 雍希叶 (葉) 布土司

    清雍正时置,属西宁办事大臣。驻牧地在今青海称多县东北查曲流域。乾隆 《西宁府新志》 卷19塞外贡马番族: “住牧扎苦地方雍熙叶布族,距阿里克四百余里。” 民国周希武 《玉树调查记》 卷下: “雍希叶布

  • 飞乌山

    在今四川中江县东南百七十里。《元和志》卷33飞乌县:飞乌山“在县西南五十五里”。县以山名。《寰宇记》卷82飞乌县:“大飞乌山高二里,周回二里。又有小飞乌山高一里,周回二里。又山在县东,重峦峻削,二山相

  • 城口县

    ①1913年改城口厅置,属四川东川道。治所即今四川城口县。1928年直属四川省。②1933年9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置,治大竹河(今四川万源市东北大竹镇)。1935年初迁治洪口(今四川通江县东北洪口镇)。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