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绥州
唐武德五年 (622) 置,治所在四会县(今广东四会市)。辖境相当今广东四会、广宁、怀集等市县地。贞观八年 (634) 改为浈州。
唐武德五年(622年)置,治四会县(今广东四会市)。贞观八年(634年)改为浈州。
唐武德五年 (622) 置,治所在四会县(今广东四会市)。辖境相当今广东四会、广宁、怀集等市县地。贞观八年 (634) 改为浈州。
唐武德五年(622年)置,治四会县(今广东四会市)。贞观八年(634年)改为浈州。
唐武德四年 (621) 置,属柳州。治所在今广西上林县北周安圩。八年 (625) 属澄州。北宋开宝五年 (972) 废。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析马平县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林县北周安圩。属柳
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77岳州府临湘县: “港头水在县南十五里。源出巴陵县东北九十里之石佛岭,流入县南五里之白泥湖,又东北接县东五里之连家湖,引流为清江口,达于江。”
唐贞观中以奴赖部置,属云中都督府。为羁縻州。当在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西部。唐羁縻州。确址不详。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以突厥部置,属云中都督府。后侨治夏州朔方县(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界。
即今江西新干县东北十八里风山。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6:新淦县北“城头又五里至风山”。
北宋置,属宁化军。在今山西宁武县西南九十里细腰村。
在今陕西耀县西北四十里阿子乡让义村。柳公权 (778—865),字诚悬,京兆华原 (今陕西耀县) 人。唐代著名书法家。墓前有“唐太子太师河东郡王柳公权墓”石碑,为清乾隆年间毕沅书。
即今上海市青浦县东二十六里刘夏村。近年在村北出土有商代早期印纹陶罐、瓿及东周时代各种纹饰的印纹硬陶片、原始青瓷片等。被定为刘夏文化遗址。
在今山东无棣县北。《方舆纪要》卷31海丰县: “黄龙湾在县北七十里。其水虽旱不涸,下流入海。”
南朝梁大同三年 (537) 置,治所在北宕渠郡 (今四川渠县)。北周治流江郡。隋大业三年 (607) 改为宕渠郡。唐武德元年 (618) 复为渠州。天宝元年 (742) 改为潾山郡。乾元元年 (758
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 建,属广西都司。治所在今广西贺县东南贺街镇。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