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双流镇

双流镇

又作沙碛茅土。即今吉林洮南市。清光绪三十年(1904)置洮南府于此。1913年改为洮南县治。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2:洮南县治“土名双流镇(原名沙碛茅土),当洮儿河南岸”。即此。


(1)在四川省营山县东北部。面积42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双流,人口1510。因地处麻柳河与木桥河汇流处,故名。1951年设双河乡,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双流公社。1984年改乡,1985年置镇。1992年普岭、木桥、金堂三乡并入,1994年普岭、金堂二乡划出。产油菜籽、小麦。有粮油加工、铁木加工、榨油、印刷、染织、酿造等厂。营仪公路经此。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留下的题壁、石刻标语。(2)在贵州省开阳县西部,高峰寺北麓。面积179平方千米。人口3.8万。镇人民政府驻龙岗村,人口2770。全称双流泉,因村侧有两泉,故名。1992年合并双流、高云、白马三乡置镇。有磷、铝土、汞、煤、水晶、重晶石等矿。产小麦、玉米、稻等。久铜公路经此。有钟昌祚墓、项跋岩壁画、江南大峡谷等名胜古迹。


猜你喜欢

  • 右北平郡

    战国燕置。秦治所在无终县(今天津市蓟县)。西汉移治平刚县(今辽宁凌源市西南)。辖境相当今河北承德、天津市蓟县以东(长城南滦河流域及其以东除外),辽宁大凌河上游以南,六股河以西地区。东汉移治土垠县(今河

  • 奉集县

    唐渤海国置,为集州治。治所在今辽宁沈阳市东南奉集堡。金属贵德州。元废。明洪武初复置,寻废。古县名。渤海国置,治今辽宁省沈阳市东南奉集堡。为集州治。金属贵德州。元废。

  • 高视河

    即今湖北崇阳县南青山河。《方舆纪要》卷76崇阳县: 高视河在 “县南五十里。汇山溪诸水,下流入于隽水”。

  • 故城县

    元初置,属景州。治所在今河北故城县(郑家口) 东北故城镇。清属河间府。民国初属直隶津海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45年移治郑家口,即今故城县。在河北省东南部,东邻山东省。属衡水市。面积937平方千

  • 红卜苴

    在今四川攀枝花市东南红格乡。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置红卜苴土百户。

  • 龙头寺

    元建,在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达里诺尔湖畔东南曼陀山东麓。为喇嘛教寺院。

  • 雒汭

    亦作洛汭。在今河南巩义市境洛河注入黄河处。《尚书· 禹贡》: 河水 “东过洛汭”。《孔传》:“洛汭,洛入河处。” 《左传·昭公元年》: “天王使刘定公劳赵孟于颍,馆于雒汭。” 宋元人注: “雒汭,洛水

  • 陇城砦

    北宋庆历四年(1044)于陇城县故址筑,属秦州。即今甘肃秦安县东北九十里陇城乡。金以后废。

  • 桧溪堡

    在今四川屏山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73蛮夷长官司: 桧溪堡 “在司南。《志》 云: 司境有四山,龙源、青冈、黄郎、麻坡等处诸蛮与建昌乌蒙、沙骂连接。万历中设桧溪、烟溪等堡”。

  • 抹必力赤巴山

    即今青海西南之巴颜喀喇山。明宗泐 《望河源》 诗序: “河源出自抹必力赤巴山,番人呼黄河为抹处,犁牛河为必力处: 赤巴者,分界也。其山西南所出之水则流入犁牛河,东北之水是为河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