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台北县

台北县

①1895年日本占领后改淡水县为台北县, 其后又先后改设台北厅、台北州。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复设台北县,属台湾省。治所即今台湾省台北市。1947年迁治板桥镇(今台北县)。

②1942年析东台县北部置,治所在大中集(今江苏大丰县)。1951年改名大丰县。


1942年苏北革命根据地由东台、兴化二县析置,治所在大中集(今江苏大丰县)。1944年并入东台县。1945年底复置,仍驻大中集。1951年改名大丰县。


(1)旧县名。苏中抗日根据地设。1941年由江苏省东台县析置台北行署区(县级)。1942年改设台北县。治大中集(今大丰市驻地)。1944年撤销,并入东台县。1945年复设。1949年隶苏北行署区。1951年因与台湾省台北县重名,改名大丰县。(2)今县名。在台湾省本岛北端,北临东海,西北濒台湾海峡。面积 2138.5 平方千米。人口约369万。辖10市、4镇、15乡。县治板桥市。郑氏治台时属天兴县(后为天兴州)。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改属诸罗县,雍正元年(1723年)改属析置的淡水厅。光绪元年(1875年)于艋舺地设淡水县,为台北府治。二十一年改为台北县。1920年改属台北州。1945年光复后分设台北市及台北县。因位于本岛北部得名。中为台北盆地,东、南为丘陵、山地。有大汉溪、新店溪、基隆河。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业多旱作,有甘薯、玉米、稻、大豆、花生、茶、柑橘等。植茶历史悠久,文山包种茶为特产。沿海渔业资源丰富,有野柳、磺港、澳底等渔港。煤炭产量占全省50%,金银矿居全省第一位。工业主要有机械、金属制品、纺织、橡胶、制药、陶瓷等。有核电厂两处。有淡江大学、辅仁大学等大专院校。台湾纵贯铁路经此。高速公路、环岛公路干线贯通县内重要乡镇。名胜古迹主要有野柳、乌来、富贵角、观音山、碧潭、圆通寺、燕子湖及淡水、金山、白沙湾等海水浴场。


猜你喜欢

  • 和林路

    元大德十一年 (1307) 改和林宣慰司都元帅府置,治所在和林城 (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东岸哈拉和林)。辖境相当今蒙古国杭爱山以东,克鲁伦河上游流域以西各省区。皇庆六年 (1312) 改为和宁路。元大德十

  • 大庾岭

    五岭之一。古名塞上、台岭,又名东峤山、梅岭、凉热山。在今江西大余、广东南雄二县交界处。东北—西南走向。海拔1000米左右。《史记·秦始皇本纪》《正义》引《舆地志》云:五岭“一曰台岭,亦名塞上,今名大庾

  • 英温河卫

    明永乐六年 (1408) 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兴凯湖西南扪河流域。后废。明永乐六年(1408年)置,属奴儿干都司。辖有今俄罗斯兴凯湖西南扪河流域。后废。

  • 广里

    又名光里。即今山东长清县西南广里乡。《左传》:襄公十八年(前555),“晋侯伐齐……齐侯御诸平阴,堑防门而守之广里”。《魏书·侯渊传》载:东魏初,侯渊自齐州罢还,“行达广里,会承制以渊行青州事”。即此

  • 阴地

    春秋晋地。西起今陕西商州市,东至河南嵩县,北起黄河,南至秦岭山脉。今河南卢氏县东北有阴地城。《左传》宣公二年(前607),“晋赵盾救焦,遂自阴地及诸侯之师侵郑”。杜注:“阴地,晋河南山北, 自上洛以东

  • 中路中左旗

    即赛音诺颜部中左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后杭爱省塔里亚特。

  • 天兴

    古国名。五代唐天成三年(928)贵族杨干贞杀长和国的郑隆亶,立赵善政,号大天兴。都阳苴咩城(今云南大理市北二十六里大理古城)。辖境比今云南全省大。天成四年(928)为义宁政权所代。

  • 乐道园

    在今四川仁寿县城东。《舆地纪胜》卷150隆州:乐道园“在州东凤门外。城中游赏惟此独盛。文与可有诗”。为宋丞相何㮚读书处。

  • 苍陵城

    在今安徽寿县西南淮河南岸。《陈书·宣帝纪》:南朝陈太建五年(573)十月,“丁未,齐兵万人至颍口,樊毅击走之。辛亥,齐遣兵援苍陵,又破之”。即此。

  • 凤城驿

    在今广东潮州市城北。《清一统志·潮州府》:凤城驿“在海阳县北门外,明置,崇祯末废。本朝顺治中复置,康熙三十九年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