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小坪
在今四川江津市南。《方舆纪要》卷69江津县:合小坪“在县南。正德中, ‘贼’方四等攻江津,官军击败之,追至此”。
在今四川江津市南。《方舆纪要》卷69江津县:合小坪“在县南。正德中, ‘贼’方四等攻江津,官军击败之,追至此”。
在今吉林集安市西北百八十里大苇沙河东岸二道崴子村。道通通化。民国《辑安县志》卷1:古城子“在城西北二道崴子,设治时土址犹存”。
即今安徽黟县东南十五里东源乡。始建于宋,为州城西通黟、祁传递信息的驿铺所在。现存古民居建筑群落,体现古徽派建筑特色和艺术水平。
西汉置,属琅邪郡。当在今山东东部。东汉省。
在今广东广州市。清阮元 《广东通志》 卷216“番禺故城” 引唐马总 《通历》: “周夷王八年,楚子熊渠伐扬越,自是南海事楚,有楚亭。” 清代在越秀山中山纪念碑旁建 “古之楚亭” 牌坊,以资纪念。
即扶卢山。在今广东四会市东。《寰宇记》卷157广州四会县:芙芦山“在县东四十里。高千丈, 山上有一湖, 每至甲戍日, 闻丝竹之音”。
北宋置,属灵泉县。在今四川成都市东南洛带镇。在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东北部。面积28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洛带,人口3000。相传为三国蜀诸葛亮所建,因刘禅曾失落玉带于此,故名落带,后取谐
元置,属管番民总管。治所在今贵州罗甸县西南。后废。元置,治今贵州省罗甸县西南。后废。
南朝梁大同元年(535)置,治所在宣汉县(在今四川仪陇县东八十里大罗池)。辖境相当今四川仪陇县东部、营山县北部地。隋开皇三年(583)废。南朝梁大同元年(535年)置,治宣汉县(今四川仪陇县东)。辖境
即辽太祖长子人皇王耶律倍墓,称为显陵。在今辽宁北镇县西北医巫闾山。《辽史·地理志》:显陵“世宗置,以奉显陵,显陵者东丹人皇王墓也”。《新五代史·晋家人传》:辽虏晋石重贵北去,“过海北州,至东丹王墓,遣
在今山东章丘市西龙山镇东北。1928年春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址,1930—1931年进行了两次考古发掘,出土陶器、石器、骨器等大批文物,确认是一处以磨光黑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考古学界已将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