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睦井镇
即今河北辛集市东二十二里和睦井乡。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47束鹿县图: 北有和睦井。
即今河北辛集市东二十二里和睦井乡。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47束鹿县图: 北有和睦井。
北宋置,即今广西靖西县东南岳圩。
即今山东平邑县东北境与新泰市交界处之太平顶。《汉书·地理志》 泰山郡南武阳县: “冠石山,治水所出,南至下邳入泗。”
在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东南福都。清时有把总驻防。哈尼族 “福都” 意为挖过银子的地方。
一作万里石床。宋代以后典籍中我国南海诸岛中一些岛屿的名称。见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引《琼管志》、祝穆《方舆胜览》、赵汝适《诸蕃志》、元汪大渊《岛夷志略》等。又作万里石床、石塘。宋、元、明时泛指中国南海
在今福建莆田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96莆田县: 林墩 “嘉靖中,戚继光大破倭贼于此。《海防考》: 平海卫墩台有小澳、石狮、蛎前、新浦、三江、埕口、崎头、澄港、湖边、石城、蔡山、石井等十二座”。在今福
在今河南淅川县南。《方舆纪要》 卷79光化县: 党子口 “在县西北八十里。《舆地记》: 由县西北水行五十里至均州小江口,易小舟,又三十里至党子口”。
元至元十一年 (1274) 置,属云南行省。治所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西北郊开南村。十四年 (1277) 改蒙化路,二十年 (1283) 降为州。明正统十三年 (1448) 复升为府,属云南布政司
唐方镇名。开元二十一年 (733) 置岭南五府经略讨击使司,为玄宗时边防十节度经略使之一。开元后治所在广州 (今广东广州市)。直辖广管诸州县,相当今广东大部分地区,兼领桂管、邕管、容管、安南四管之地。
本西域大宛国都,即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千东南卡散赛。《汉书·西域传》: “大宛国,王治贵山城,去长安万二千五百五十里。”西域大宛国国都。即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东南卡散赛。
在今湖南永州市北。唐柳宗元 《永州铁炉步志》: “江之浒凡舟可縻而上下者曰步。永州北郭有步曰铁炉步……盖尝有锻者居,其人去而炉毁者,不知年矣,独有其号冒而存。” 宋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3: “岭南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