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柏亭
在今江苏扬州市文庙西南。《明一统志》卷12扬州府:四柏亭,“宋元丰中,邹浩为教授,著《四柏赋》以见志。后彭方为文学掾,植四柏于学宫之南, 因以名亭”。
在今江苏扬州市文庙西南。《明一统志》卷12扬州府:四柏亭,“宋元丰中,邹浩为教授,著《四柏赋》以见志。后彭方为文学掾,植四柏于学宫之南, 因以名亭”。
即今河南潢川县东南流传店乡。清光绪《光州志》卷1《市集》:“州东南三十五里有传流店集。”
在今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西北北川河发源处。《清一统志·青海厄鲁特》:阿尔坦山“在西宁边外东北九十里。山脉东趋北川,抵浩亹水。俗云此山出金,昔有番人于此山开取,故名”。
在今江苏江阴市南三十余里青阳镇南,实为青阳镇之南端。清光绪《江阴县志》 卷2: 青旸镇 “市廛繁密,大桥跨运河,居市之中,自北新桥至南新桥,街长三里余”。
明宣德年间置,属宁远卫。治所在小沙河(今辽宁兴城市西南沙后所满族镇)。清为沙河所城。
即今湖北枣阳市东南三十六里乌金店。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枣阳县东南有乌金店塘。
隋开皇十六年(596)分嬴县置,属兖州。治所在今山东莱芜市东二十里。隋大业初并入嬴县。
北宋崇宁三年 (1104) 于安儿城置,属西宁州。在今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南。《宋史·地理志》 西宁州: “东至保塞砦五十七里。”
今安徽颍河支流泉河。《元和志》卷7沈丘县:“小汝水,在县北。”
明洪武三年 (1370) 降贵州置,属浔州府。治所即今广西贵港市。明郭子章 《郡县释名》 广西卷: 贵县 “以宜贵山名也。宜贵山在县北,故又名北山”。民国初属广西苍梧道。1928年直属广西省。古旧县名
1914年由岱北道改置,属山东省。治历城县 (今山东济南市)。辖境约当今山东无棣、阳信、乐陵、商河、济阳、齐河、济南、长清以东,东营、垦利、博兴、桓台、淄博市西部、莱芜以西,肥城、泰安、新泰以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