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国清寺

国清寺

在今浙江天台县北。《舆地纪胜》 卷12台州: 景德国清寺 “在天台县北一十里。旧名天台,隋开皇中僧智��建。 先是��修禅于此, 梦定光告曰: 寺若成,国即清。大业中遂改名国清”。今殿宇系清雍正十二年 (1734) 重修。为我国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也是日本佛教天台宗的祖庭。


在浙江省天台县城北天台山麓。寺内乾隆御碑:国清寺初名天台寺,缘智者开山时,曾示谶曰:“寺若成,国即清”之意,改名国清寺。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晋王杨广遵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法师遗愿建天台寺,大业元年(605年)赐额国清寺。后几毁几建,现存建筑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重建。有殿宇14座,房屋600余间。中轴线上依次有弥勒殿、雨花殿、大雄宝殿,雨花殿两侧有钟楼、鼓楼。大雄宝殿内有明代铜铸释迦牟尼坐像,两旁列元代楠木雕十八罗汉;殿东侧小院有隋梅一株。寺外有隋塔及一行墓。为中国佛教天台宗源地和日本天台宗祖庭。李白有诗赞曰:“天台国清寺,天下为四绝。”


猜你喜欢

  • 深市井

    一名瀑布井。在今四川西昌市南。《方舆纪要》 卷74建昌卫军民指挥使司: 深市井 “在司南三十里。自山顶流下,如白练然”。

  • 正蓝旗察哈尔

    清康熙十四年(1675)置,属察哈尔左翼。驻地在扎哈苏泊(今内蒙古正蓝旗西北扎格斯台苏木)。1914年改称察哈尔左翼正蓝旗。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以察哈尔部编置。驻扎哈苏台泊(今内蒙古正蓝旗西北扎

  • 峨和城

    本峨和县。在今四川茂县西北太平乡南岷江西岸。《新唐书·韦皋传》: 贞元九年 (793) 攻吐蕃,“乃命大将董勔、张芬分出西山、灵关,破峨和、通鹤、定廉城”。

  • 蜀江

    ①即今四川长江之别称。《寰宇记》 卷120涪州: “ 《四夷县道记》 云: 故城,在蜀江之南,涪江之西。” 《舆地纪胜》 卷174涪州: 蜀江 “发源岷山,经嘉、叙、泸、重庆至城下,自成都登舟十三程,

  • 北司州

    ①南朝梁天监十三年(514)置,治所在湖陂城(今湖北麻城市西南)。后废。②南朝梁大通二年(528)改郢州置,治所在义阳郡平阳县(今河南信阳市)。东魏武定七年(549)改为南司州。南朝梁大通二年(528

  • 海丰 (豐) 场

    在今河北黄骅市东南羊二庄回族乡。《清一统志·天津府二》: 盐场,“海丰场,在杨二庄”。清于此设盐大使,隶长芦盐运司,民国年间废。

  • 乖西长官司

    明洪武五年 (1372) 改乖西府置,属贵州宣慰司。治所在今贵州开阳县西北。后废。永乐元年 (1403) 复置,属贵州都司。清乾隆年间废。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乖西府置,治今贵州省开阳县西北。辖境

  • 四鼎山

    又名四顶山。在今安徽肥东县南。《隋书·地理志》:庐江郡襄安县有四鼎山。《方舆胜览》卷48庐州:四顶山,“《郡国志》:魏伯阳炼丹之所”。《清一统志·庐州府一》 引《县志》:“山俯瞰巢湖,上有四峰特起。”

  • 临河卫

    明洪武中置,属陕西都司。治所即今甘肃民勤县。三十年 (1397) 改为镇番卫。

  • 彩塘

    在今湖南邵阳市东。《方舆纪要》 卷81邵阳县: 彩塘 “在城东。溉田三千余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