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城固县

城固县

南朝宋改成固县置,属汉中郡。治所在今陕西城固县东湑水西岸。北魏正始中移治壻乡川(今城固县西十八里柳林镇固城)。隋属汉中郡。唐武德二年 (619) 改名唐固县,贞观二年 (628)复名城固县,属梁州 (后为兴元府)。北宋崇宁二年 (1103) 移今城固县治。元属兴元路。明、清属汉中府。民国初属陕西汉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


在陕西省西南部、汉水上游。属汉中市。面积 2265 平方千米。人口50.4万。辖18镇、6乡。县人民政府驻博望镇。战国秦地。秦于今县城东置成固县。秦、汉属汉中郡。三国蜀建兴七年(229年)诸葛亮于此筑东城。南朝宋改名城固县,取“城池坚固”之意。北魏正始年间城固县治迁壻乡川,即今县东。唐武德二年(619年)城固改名唐固县,贞观二年(628年)复名城固县,初属梁州,后属兴元府。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县移今治。元属兴元路。明、清属汉中府。1914年属汉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49年属陕南行署区,1951年属南郑专区。1953年属汉中专区,1969年属汉中地区,1996年属汉中市。地处大巴山地、汉中安康低山丘陵盆地和秦岭山地过渡区。汉水自西而东流过。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南温带半湿润气候过渡区。农产以稻、小麦、油菜籽为主,并产柑橘、生姜、木耳、天麻等。是省重要粮油基地。矿产有铜、铁、水晶、云母、大理石、钾长石、石墨、磷等。工业以酿酒、卷烟、化肥、纺织、食品、造纸等为主。阳安铁路、汉白、周城公路经此。古迹有五门堰、扁鹊城、汉王城、萧何墓、樊哙墓、张骞墓、李固墓、杨从仪墓及宋大成殿、清钟楼等。


猜你喜欢

  • 龙凑

    在今山东德州市东北。一说在今平原县东南。《后汉书·袁绍传》:初平三年(192),公孙瓒“遣兵至龙凑挑战,绍复击破之”。即此。古黄河渡口。在今山东省德州市东北。为军事要地。《资治通鉴》:东汉初平三年(1

  • 山海卫

    明洪武十四年(1381)置,属后军都督府。治所即今河北秦皇岛市东北山海关。清乾隆二年(1737)改为临榆县。

  • 胣䏢州

    亦作肔䏢州。 唐开元以前置羁縻州, 属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汉源或石棉、甘洛县境。北宋以后废。

  • 宜溪水

    即今湖南常宁县西之宜水。《水经·湘水注》: 宜溪水 “出湘东郡之新宁县西南新平故县东……众川泻浪,共成一津,西北流,东岸山下有龙穴,宜水径其下,天旱则拥水注之,便有雨降,宜水又西北注于湘”。

  • 三耳山

    在今云南大理市东。《方舆纪要》卷117赵州:三耳山“在州治(今凤仪镇)西里许。有三峰高耸如耳,一名凤仪山。以一支两翼如凤来仪也”。

  • 白鹿盐井

    在今四川巫溪县北双溪乡西宝源山下。《舆地纪胜》卷181大宁监:白鹿“故老相传云:宝山咸泉,其地初属袁氏。一日出猎,见白鹿往来于上下,猎者逐之,鹿入洞不复见,因酌泉知味,意白鹿者,山灵发祥以示人也”。《

  • 唐龙镇

    即唐隆镇。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南黄河西二十里。

  • 八濛山

    在今四川渠县东北七里。 《方舆胜览》卷64渠州:八濛山“在流江县东北七里。起伏八处,有水环之,不匝者一里。常有烟雾濛其上,故名。《三国志》:张郃自汉川进军宕渠蒙头荡石,与张飞相距五十余日,飞率精兵万余

  • 分枝岭

    一名大关岭。即今福建尤溪县南大官岭。《寰宇记》卷100南剑州尤溪县:分枝岭,“按《县图》云,南至泉州德化县尤岭为界,岭上有分枝树,其树一枝向南,一枝向北, 以树枝分二州之界”,故名。

  • 永昌城

    ①在今河南洛宁县西。唐杜佑《通典》卷177河南府永宁县:“后周置黄栌、同轨、永昌三城以备齐。”②又称拓俞城。唐南诏置,为永昌节度驻地。即今云南保山市。宋大理为永昌府治。在今河南省洛宁县西。北周为防北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