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壶口山

壶口山

①即壶关山。在今山西长治市东南。《清一统志·潞安府》: 壶口关 “又名壶关山。…… 《府志》: 两峰夹峙而中虚,状如壶口,故名”。

②一名平山。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南。《水经·汾水注》: “汾水南与平水合,水出平阳县西壶口山,《尚书》 所谓壶口治梁及岐也。” 按: 《禹贡》 之壶口在今山西吉县西南黄河畔,郦说非。

③在今山西吉县西南。《尚书·禹贡》: “既载壶口,治梁及岐。” 《汉书·地理志》 河东郡北屈县:“ 《禹贡》 壶口山在东南。” 即此。

④在今山西浮山县西南。《水经·汾水注》: 平水 “出平阳县壶口山”。《清一统志·平阳府一》: 壶口山 “在浮山县西南四十五里。一名蜀山,延亘数十里,东连龙角山,西接崇山”。


(1)在山西省吉县西。黄河自北来流经山侧,上下游河床高低悬殊,水势倾注如壶口,故名。《尚书·禹贡》冀州:“壶口治梁及岐。”即此。(2)又称壶关山。在山西省长治市东南,跨壶关县界。因两峰夹峙,中如壶口,故名。


猜你喜欢

  • 康大营

    即今吉林梅河口市北康大营镇。《清史稿·地理志》 海龙府: “东北马家船户至康大营入吉林伊通。”

  • 东土默特旗

    ①即土默特左旗。旗府驻地在蒙古营(今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西王府)。②即土默特左翼旗。治所在归化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 凤见关

    在今湖北广水市东北。《舆地纪胜》卷80随州:凤见关“离应山县一百二十里。俗传曾有凤凰现于关下”。

  • 罗关赕

    宋大理置,属善巨郡。治所在今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南部。元至元十六年 (1279) 改蒗渠州。

  • 督亢陂

    亦作督亢渠。在今河北涿州市东南十里。即战国末燕太子丹使荆轲赍图以献秦者。《魏书·裴延㑺传》: 延㑺肃宗时任幽州刺史, “范阳郡有旧督亢渠, 径五十里”, 㑺疏

  • 贡古鲁克山

    在今新疆乌什县北境。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2:乌什西北“毕底尔卡伦北曰海奇山,又东曰色勒克塔什山,又东曰奇什罕布拉克山,又东曰英阿喇特山,又东曰蒙科素山,又东曰科克巴什山,又东曰伊底克山,又东曰臻丹山

  • 思禀管

    在今广西防城港市西南那良镇一带。《宋史·交阯传》: 皇祐四年 (1052) “寇钦州思禀管”。又作澌凛峒。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西南北仑河北侧,近那良。宋时于此设立澌凛峒长官。北宋嘉祐四年(105

  • 黄崖

    ①春秋郑地。即今河南新郑市西北黄水市。《左传》: 襄公二十八年 (前545),“公及宋公、陈侯、郑伯、许男如楚。公过郑,郑伯不在,伯有廷劳于黄崖”。杜注: “荥阳宛陵县西有黄水,西南至新郑城西注洧。”

  • 桃花坪

    即今湖南隆回县治桃洪镇。原为邵阳县地,清设通判驻此。1949年隆回县迁治于此。

  • 永唐县

    即永康县。在今四川安岳县南七十里。《旧唐书·地理志》 普康县:“后周永唐县。隋改为永康,移治伏强城,寻改为隆康。先天元年改为普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