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仪山

大仪山

在今四川仪陇县西北。清同治《仪陇县志》卷2:大仪山“在县西北三十里。高踞群山之巅,矗立二千余丈”。


猜你喜欢

  • 阳山集

    一名羊山集。即今山东金乡县西北阳山镇。清同治《金乡县志略》卷2:阳山集在“城西北二十五里”。因阳山而得名。

  • 喜旧溪

    在今云南罗平县东南。《清一统志·曲靖府》: 喜旧溪 “在罗平州东南。源出州西南龙甸村,环流州境,下流入盘江”。

  • 庙滩镇

    即今湖北谷城县东南三十四里庙滩镇。清有外委驻防。在湖北省谷城县东南部、汉水西岸。面积221平方千米。人口5.4万。镇人民政府驻庙滩,人口2万。清咸丰年间,汉水因洪水改道形成沙滩,人们在此垦田并建有杨泗

  • 北王力

    即今河北清苑县(南大冉)西南北王力乡。明嘉靖《清苑县志》卷1:“西南七十五里北王力村。”

  • 苛蓝山

    亦作可蓝山,都卢山。在今甘肃平凉市西南。《资治通鉴》: 南朝宋元嘉六年 (429),夏赫连定“畋于阴槃,登苛蓝山,望统万城泣曰: 先帝若以朕承大业者,岂有今日之事乎!”

  • 刘口

    即刘家口。又名刘口集。即今河南商丘县东北刘口乡。旧属山东曹县, 民国时有县佐驻此。

  • 台头村

    即今天津市静海县西北二十二里台头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6大城县图:东北有台头。

  • 番招铺

    在今贵州台江县西南。《清一统志 ·镇远府》 “宛溪铺” 条: “番招铺,皆台拱同知 (驻今贵州台江县) 管理。” 雍正十二年 (1735) 包利、红银领导苗民与清军激战于此。

  • 晤欲领喀尔

    即乌雨克灵喀城。今西藏南木林县东乌郁。

  • 代北节度

    唐中和三年(883)以雁门节度为代北节度,治代州(今山西代县)。领忻、代二州。北宋太平兴国中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