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宁县

大宁县

①北魏太和中置,属大宁郡。治所即今河北张家口市。后废。

②北周保定元年(561)置,属南汾州。治所在今山西吉县东北县底村。隋开皇初属汾州,二十年(600)移治今大宁县。大业二年(606)废。唐武德二年(619)复置, 为中州治。贞观元年(627)属隰州。金兴定五年(1221)改置蒲州。蒙古至元三年(1266)废。二十三年(1286)复置,仍属隰州。民国初属山西河东道。1928年直属山西省。

③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改大定县置,为大宁路治。治所在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镇。明初废。

④明洪武九年(1376)降大宁州置,属夔州府。治所即今四川巫溪县。郭子章《郡县释名》四川卷上:大宁县“巫山大宁河发源此邑,大宁之名本此”。《明史·庄烈帝纪》:崇祯十三年(1640),罗汝才与总兵贺人龙战,败“走大宁”。即此。清康熙六年(1667)废入奉节县,雍正七年(1729)复置。1914年改为巫溪县。


(1)古县名。(1)北魏太和中置,治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属大宁郡。为冲要之地。后废。(2)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改大定县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西大明镇。为大宁路治。明洪武中废。(2)古旧县名。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大宁州置,治今重庆市巫溪县(城厢镇)。属夔州府。清康熙六年(1667年)省入奉节县,雍正七年(1729年)复置。1914年因与山西省大宁县重名,改名巫溪县。(3)今县名。在山西省西南部、黄河东岸、吕梁山西麓,西临陕西省。属临汾市。面积967平方千米。人口6.2万。辖2镇、4乡。县人民政府驻昕水镇。北周保定元年(561年)置大宁县,治今县西三里。隋开皇二十年(600年)移县治于浮屠镇(即今县城),大业二年(606年)并入仵城县。唐武德二年(619年)复置大宁县,并置中州。贞观元年(627年)废中州,大宁县改属隰州。北宋、金因之。蒙古至元三年(1266年)省大宁县入隰川县,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复置大宁县。明、清属隰州。1912年属河东道。1949年属临汾专区,1954年属晋南专区。1958年大宁县、隰县并为隰宁县,同年又改为吕梁县,1961年恢复大宁县。1967年属晋南地区,1970年属临汾地区。2000年属临汾市。地处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黄河、昕水河、义亭河、岔口河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以玉米、小麦、高粱、谷子、豆类、棉花、油料作物为主。矿产有煤、油页岩等。工业有煤炭、建材、机械、化工、焦化、食品、五金、化纤等。209国道、大临、临大公路经过县境。名胜古迹有二郎洞、太山寺千佛洞、梵王啸石窑、黄河中州、玉泉飞瀑等。


猜你喜欢

  • 暖泉寨

    北宋元符二年 (1099) 修筑,属绥德军。在今陕西米脂县东四十余里。《方舆纪要》 卷57米脂县: 暖泉寨 “在县东四十里。宋置。地有温泉,因名”。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筑,在今陕西省米脂县东。元

  • 崎石港

    在今广东陆丰县东南碣石镇西。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 陆丰县图表: “屈西北过田尾汛、奇石港口,暗沙礁石甚多,最为险阻。”

  • 义门县

    唐武德二年(619)置,为南平州治。治所在今陕西延川县西。四年(621)废。古县名。唐武德二年(619年)析延川县置,治今陕西省子长县境内。四年废。

  • 岩门

    在今浙江海宁市西南岩门山。南宋设盐场于此。

  • 龙化县

    ①唐武德五年(622)置,属罗州。治所在今广西陆川县南四十里。《新唐书·地理志》龙化县:“以西有龙化水名之。”寻属辩州。大历八年(773)为顺州治。亦曰顺义郡。北宋开宝五年(972)废。②辽置,属龙化

  • 黄花关

    在今浙江临安县西一百零八里黄花岭上。《清 一统志 ·杭州府二》: 黄花关 “在昌化县(今昌化镇) 北六十里,与宁国县接界,最称险要”。

  • 蓝田站

    元置,在今江西南城县东南。

  • 马蝗山

    ①即今海南省儋州市西北蚂蝗岭。明正德《琼台志》卷6:马蝗山“在州(治今中和镇)东三十里。形如马蝗。俗传汉曾屯兵于此,后人每掘得铜鼓钲铛等物。其地多鬼火,以阴晴出没,盖古战场血渍所化”。②约在今四川屏山

  • 沙园千户所

    明洪武二十年(1387)置,属金乡卫。在今浙江瑞安市东南二十里沙园村。清顺治中废。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治今浙江省瑞安市东南沙园。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裁。

  • 云岩山

    ①在今福建光泽县南。《方舆纪要》卷98邵武府光泽县:云岩山在“县南一里。苍翠秀拔,高入云表。上有湖,天欲雨,则涌沸如雷”。②在今广西崇左县东北左州东镇。《方舆纪要》卷110左州:云岩山在“州东三里。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