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明湖

大明湖

在今山东济南城西北隅。周十余里。《水经·济水注》:“(泺)水北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明一统志》卷22济南府:大明湖“在(济南)府城内西北隅,源出舜泉,其大占府城三之一。由北水门出,与济水合。弥漫无际,遥望华不注峰,若在水中,盖历下城绝胜处也”。清乾隆《历城县志》卷9称:“今湖多为民居填塞治圃,夹芦为沼,小舟仅通曲港,而蔬果莲藕菱芡鱼蟹之利,民颇资之。”古历亭在其中央,秋夏间风景颇胜,有西湖之称。


在山东省济南市旧城北部。由珍珠泉、芙蓉泉、玉府池等多处泉水汇成。《水经注·济水》记载城西南有泺水,北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宋代称四望湖。明时湖面占府城三分之一,后积土淤垫,半为街市,清时周十余里。刘凤诰咏湖“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即此。水面46.5万平方米,深1米左右。泉水向北外泄,为小清河主要水源。沿湖亭台楼阁,水榭长廊,参差有致。湖中有历下亭,始建于北魏,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重建。沿湖有铁公祠、遐园等古典园林式建筑,道教宫观北极阁,以及纪念宋代文学家曾巩的南丰祠和辛稼轩纪念祠等。


猜你喜欢

  • 董界堡

    在今贵州荔波县西南。《清一统志·都匀府》: 董界堡 “在荔波县南一百六十里,与广西南丹州接界。明万历八年,南丹酋莫之厚谋侵县地,毁董界官堡,据喇立、喇歌、董界、翁隆、吉利、喇离上下七村,督臣刘尧诲谕却

  • 北卫滩

    在南海中中国东沙群岛内,位于东沙岛西北约44海里。为隐没在海水中的珊瑚暗滩。1947年中国内务部公布名称为北卫滩。

  • 少林寺

    ①在今天津市蓟县西北二十五里盘山紫峰下。相传为晋魏时建造,初名法兴寺,元改名栖云观,后改为少林寺。寺东有清泉水池,石壁凿有红龙腾跃水面,旁有“红龙池”三字, 为金大定七年(1167)刻石。寺前有菱角石

  • 吉州江

    即今贵州从江县、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之溶江,为融江支流。《方舆纪要》卷109怀远县:古州江“在县西北。自贵州西山阳洞长官司流入县境,即福渌江也。亦谓之大江。湖广靖州南境之多星江、芙蓉江诸水皆流汇焉。自石

  • 布固图河

    即布古什河。在今哈萨克斯坦东部斋桑泊西南,流入斋桑泊。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5:“布古什河亦曰布固图河。乾隆二十三年,副都统唐公喀禄偕厄鲁特散秩大臣和硕齐率兵追捕土尔扈特台吉舍稜至布固图河。”

  • 末吉站

    又作末末吉站。元置,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阿姆贡河注入黑龙江处。元《经世大典》:辽阳等处行中书省所辖狗站有“末末吉站”。明改满泾站。

  • 石步镇

    北宋改罗落桥置,属上元县。即今江苏江宁县东北石埠桥。宋置石步砦巡司于此。古镇名。在今江苏省南京市东北。相传即六朝时罗落桥。北宋置石步寨巡检司于此。

  • 蓝溪水

    在今湖南蓝山县北四十里。《清一统志·桂阳州》: 蓝溪水 “源出蓝岭,东流入岿”。

  • 乌岩山

    在今广东中山市东南。《清一统志·广州府》:乌岩山“在香山县(今中山市)东南七十里。东北抵云梯,西北抵相合,西界香炉,北为千秋岭、红旗峒诸山,迤逦赴海,岩崖幽暗,人迹罕到。宋末,邓光荐避乱居此”。南宋邓

  • 石潼关

    明置,在今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东北。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39石砫宣抚司:“《志》云:司东北百四十里有山形如张盖, 俗曰石凉伞,……有石潼关。”《清一统志·石砫厅》:石潼关“在厅西(东之误)北六十里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