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白渠

大白渠

古水名。在今河北平山、鹿泉、石家庄市一带。其下游即斯洨水。《汉书·地理志》 蒲吾县:“大白渠首受绵曼水,东南至下曲阳入斯洨。”《水经·浊漳水注》:斯洨水“受大白渠,大白渠首受绵蔓水。……白渠水又东谓之斯洨水”。大白渠与斯洨水乃一水之上、下游之分,故《清一统志·赵州一》谓:古斯洨水“即白水渠也”。


所指因时而异。汉代指自蒲吾县(今河北平山县东南)西与绵曼水(今冶河)分流,东经桑中县(今平山县东南)、绵曼县(今鹿泉市东北南故城)北,乐阳县(今鹿泉市东北)、藁城县(今市西南丘头)、肥累县(今藁城市西南)南,下曲阳县(今晋州市西鼓城)北,于贳县(今辛集市西南)入于斯洨水者为大白渠水,而称于绵曼县东南从大白渠水分流,东南经关县(今栾城县西北北十里铺)、敬武县(今赵县东北)北,于郻县(今辛集市东南)入于漳河者为斯洨水。北魏称汉大白渠绵曼县以西一段为桃水,绵曼县至乐阳县一段为绵曼水,以东为白渠枝水,而指汉斯洨水在敬武县以西为大白渠,敬武县以东仍名斯洨水。至唐代,白渠枝水已堙,仅存一河,上游名太白渠,下游称斯洨水;其时为灌溉平山、石邑、真定、获鹿诸县农田,导引大白渠开凿大唐、礼教河渠。


猜你喜欢

  • 会仙山

    ①又名长白山。即今山东邹平县西南会仙山。《明一统志》卷22济南府:长白山“在长山县西南三十里。山跨邹平县西南一十里。又名会仙山。山有峰孤秀盘郁,独压众山”。②在今广西宜州市北。《明一统志》卷84庆远府

  • 丰闰县

    ①唐武德四年(621)置,属东会州。治所在今山西岚县南二里古城村。次年废。②金泰和中改永济县置,属蓟州。治所即今河北丰润县。蒙古至元二年(1265)废入玉田县, 四年(1267)复置。明洪武初改为丰润

  • 封阳县

    西汉置,属苍梧郡。治所在今广西贺县东南信都镇。《元和志》 卷37封阳县: “在封水之阳,故名。”三国吴属临贺郡。南朝宋属临庆国。南齐复属临贺郡。隋属苍梧郡。唐武德四年 (621) 属贺州,贞观元年 (

  • 龙窝河

    在今河南省南乐县东。《方舆纪要》卷16南乐县:龙窝河在“县东四十里。自山东观城县界,流经县境之荚村,又经县南,入清丰县界。或曰:本大河故渎也。唐开元十四年,魏州河溢,其决口谓之龙窝。自宋以来,县皆为大

  • 白涂河

    相当今江苏兴化市东白塘河。《方舆纪要》卷23兴化县“海陵溪”条下:“县东北为白涂河,西接海陵溪,东经平望湖,又东合串场河,亘百二十里。”

  • 湘阴州

    元元贞元年 (1295) 升湘阴县置,属天临路。治所即今湖南湘阴县。明洪武初复改湘阴县。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湘阴县为州,治今湖南省湘阴县。属天临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复降为县。

  • 春王门

    即汉长安城宣平门。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青口村西侧。王莽时改名春王门。《汉书· 翟方进传》: “春王城门校尉王况为震威将军。” 师古注:“春王,长安城东出北头第一门也。本名宣平门,莽更改焉。”

  • 泥阳镇

    北宋置,属栗亭县。即今甘肃徽县西北泥阳镇。在甘肃省徽县西部、徽成盆地中部。面积61平方千米。人口1.4万。镇人民政府驻李磨村,人口 1600。 相传古代洪水挟泥沙淤积河谷川坝,造成烂泥殃,据此雅名泥阳

  • 奢延川

    一名大延川。即今甘肃宁县东湘乐川。《方舆纪要》 卷57宁州: 奢延川在 “州东百里。一名大延川。自横岭流至襄乐故城,又西流至城南,合九龙川”。

  • 甜河

    在今甘肃环县西。《方舆纪要》 卷57环县 “咸河” 条下: “又有甜河,在城西三里。从蕃部鼻家族北界来,供人饮食。亦曰甜水沟,流注环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