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江苏扬州市东北黄金坝。旧名五台山。清康熙三十八年 (1699) 南巡幸其地,改名香阜寺。
即今湖南桃源县西大洑溪。明《寰宇通志》卷57常德府:大敷溪水“流至高都村入沅水”。《方舆纪要》卷80桃源县“沅江”条下:“《志》云,县西百二十里有大敷溪, 自辰州府流入界,注于沅江。”
又作五交城。即今陕西富县。《魏书·地形志》:长城县“有五郊城”。隋为上郡及洛交县治。
一作红孜纳普达坂。即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南喀喇昆仑山之红其拉甫达坂。清宣统 《新疆图志》 卷9: “红孜纳普即浑楚鄂帕。”
在今陕西安康市南。《舆地纪胜》卷189引 《元和志》: 赵台山 “在西城县南二里。梁代汉水泛溢,人皆走此山上”。
即甬句东。春秋越地。今浙江东部舟山岛。《左传》:哀公二十二年(前473),“越灭吴,请使吴王居甬东”。杜预注:“甬东,越地,会稽句章县东海中洲也。”又作甬句东。春秋越地。在今浙江省舟山岛。前473年,
即今河北怀来县南二十五里桑园乡。清乾隆 《宣化府志》 卷10怀来县: 南路有桑园。
在今印度奥里萨邦北部一带。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10:乌荼国“周七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
即今广东大埔县北漳溪河,为汀江支流。《方舆纪要》卷103大埔县:大靖溪“在县东五十里。一名漳溪。源出永定三层岭,湾曲数十里,绕县治(今茶阳镇)北流入神泉河,所谓永安河也。《志》云,溪有二源:自漳州来者
①北魏永安中置,治所在六壁城 (今山西孝义市西六壁头村。)。北周废。②西魏置,治所在阳周县 (今甘肃正宁县西南罗川乡)。北周废。③北齐改廓州置,治所在石城县 (今山西原平县北崞阳镇)。北周废。④北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