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天童寺

天童寺

东晋建,在今浙江鄞县东南。《舆地纪胜》卷11庆元府:天童寺“在鄞县东六十里。山有玲珑岩,东晋时立祠岩上。唐开元中高僧法璿居之, 日诵莲经,感天童捧天食来供人”。故名。现存建筑系清重建。


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太白山麓。相传西晋永康元年(300年)僧义兴于此结茅庵,有童子来给薪水,久乃辞去,因名。唐开元二十年(732年)法璿在太白山东麓重建精舍,至德二载(757年)僧宗弼等移寺基于今址。宋已为著名丛林。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定名天童禅寺。至清末成为中国禅宗四大丛林。现存多为清建筑,1979年全面整修。面积5.8 万平方米。寺房七百多间,主要有天王殿、佛殿、法堂、大鉴堂、罗汉堂、先觉堂、藏经楼、祖师殿、静观堂等。殿宇宏伟,富有特色。寺周群山环抱,景色秀丽。寺西山上,辟有国家森林公园。与日本禅宗关系密切,日本曹洞宗尊该寺为祖庭。

天 童 寺


猜你喜欢

  • 峭石滩

    在今湖北襄樊市南汉江中。《元史· 史天泽传》: 元兵攻襄阳,“宋兵以舟数千陈于峭石滩,天泽挟二舟载死士,直前捣之,覆溺者万计”。

  • 野王县

    秦置,属河内郡。治所在今河南沁阳市。西晋为河内郡治。隋开皇初为怀州治。十六年 (596)改为河内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河南沁阳市。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改名河内。东汉、晋、北朝曾是河内郡和怀州治所

  • 关右

    即关西。汉、唐时泛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三国魏王粲《从军》诗:“相公征关右,赫怒震天威。”地区名。古人以西为右,亦称关西。汉、唐时泛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三国魏王粲《从军》诗:“相公征关右,赫怒震

  • 乾坑关

    在今湖南资兴市东南,与宜章县延溪交界。《方舆纪要》 卷82兴宁县: 乾坑关 “为溪峒出没之处,防守最切”。

  • 黄金固

    即今山东章丘市西北水寨镇。《资治通鉴》: 东晋太元十三年 (388),“ (后) 燕青州刺史陈留王 (慕容) 绍为平原太守辟闾浑所逼,退屯黄金固”。即此。即今山东省章丘市西北水寨。东晋太元十三年(38

  • 鸬鹚渡

    即今贵州天柱县东鸬鹚。清于此置清江镇。

  • 永桥城

    即今河南武陟县西南大虹桥乡。《周书·韦孝宽传》:大象二年(580),孝宽“进次怀县永桥城之东南。其城既在要冲,雉堞牢固”。隋为修武县治。

  • 流澌桥镇

    又名流泗桥镇。即今江西湖口县东北三十里流泗镇。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13九江府湖口县: 东北有流澌桥。

  • 剑南

    ①指今四川剑阁以南至云贵高原。以在剑阁之南而名。《周书·文帝下》: 西魏废帝二年 (553)三月,“遣大将军、魏安公尉迟迥率众伐梁武陵王萧纪于蜀……八月,克成都,剑南平”。唐贞观初设剑南道,开元初设剑

  • 和滩

    亦名湖滩。在今四川万县市西南六十里长江中。《水经·江水注》: 江水 “又东径壤塗而历和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