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江
即今广西柳江支流洛清河。《明史·地理志》永福县:“西南有太和山,太和江环其下,东入柳州府为雒清江。”《方舆纪要》卷107永福县:太和江“其上流即永宁州大长江也,经太和山下,因名”。
即今广西柳江支流洛清河。《明史·地理志》永福县:“西南有太和山,太和江环其下,东入柳州府为雒清江。”《方舆纪要》卷107永福县:太和江“其上流即永宁州大长江也,经太和山下,因名”。
又作敖儿莫儿科河。即今俄罗斯阿穆尔州东北,谢列姆扎河支流敖儿吉贡河。《清一统志·黑龙江》: 鄂尔谟拉库河 “在黑龙江城东北一千八十里。源出东北兴安岭,西南流会西林穆丹河”。
一作演度州。唐贞观中置,属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英吉沙县北。贞元中废。又称演度州。唐贞观年间置,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英吉沙县北。为河西内附十二胡州之一。贞元年间废。
宋大理置,属永昌府。治所在今云南昌宁县西五十八里广益。元代废。大理国置,治今云南省保山市东南西邑。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改置石甸长官司。
即马鞍山。在今广东广州市区北部。《宋史·刘鋹传》:开宝四年(971)伐南汉,潘美破英、雄二州,至泷头,“过马径,去广城十里,砦于双女山下”。即此。在今广东省广州市区西。北宋开宝四年(971年),潘美伐
1913年改里化厅置,属川边道。治所即今四川理塘县。1914年属川边特别区。1939年属西康省。1951年改为理塘县。1955年属四川省。旧县名。1913年废里化厅置理化县。1952年改名理塘县。
①在今山西沁水县东十五里马邑村。《寰宇记》卷44沁水县:“马邑城置在山上,县东二十里。《史记》:白起与赵括相战于长平之时,筑此城养马。其处峻险,南临小涧,北拒大川。”②在今山西朔州市东北三十三里马邑村
亦作下羊峒黑角郎寨。清雍正二年(1724) 置,属松潘镇南坪营。在今四川南坪县西隆康乡南黑果。后废。
一名大别寺、文殊院。唐建。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城区龟山。北宋太平兴国年间重建。苏轼曾游此,有《大别方丈铭》。元末废。明洪武初重建。又称文殊院。在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北。唐建。宋太平兴国年间奉敕重建。苏轼
亦名月城集。即今江苏洪泽县南十里越城。《清一统志·淮安府二》: 月城集 “亦名越城集。在山阳县 (今淮安市) 西南九十里”。
一名楚堰。在今河南邓州市西北六十里。《水经·湍水注》: 湍水 “历冠军县西北,有楚堨,高下相承八重,周十里,方塘蓄水泽润不穷”。《方舆纪要》 卷51邓州: 楚堰,“或曰,杜预所作,引湍水溉田千余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