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好太王碑

好太王碑

亦名广开土王碑、永乐太王碑。在今吉林集安市东北十里太王陵东南侧。为公元414年高句丽长寿王为纪念永乐太王(高句丽第十九代王)谈德而建。碑文记述其父永乐太王业绩,守墓奴隶滩派情况。为研究古史珍贵资料。 民国《辑安县志》卷1 :“好太王碑在城东十里。用天然四方形巨石镌斫而成。……共一千七百六十二字。字大三英寸五分, 见方,体在楷隶之间,工整淳厚,有古老朴茂气。”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吉林省集安市区东北5千米处。公元414年高句丽第二十代长寿王为纪念第十九代王而建。十九代王名谈德,号永乐太王,谥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故此碑俗称永乐太王碑,或广开土王碑。为一方柱形角砾凝灰岩稍加修琢而成,无碑额,碑座埋土中,高6.39米,宽1.35~2米不等,形制极富特色。东南为正面,碑文环刻,共44行,满行41字,计1775字。碑文首先记述高句丽建国的神话,称“出自北夫余”的第一代国王邹牟王,是“天帝之子”,“母河伯女郎剖卵降出生子”;然后称颂永乐太王攻掠64城和 1400 多个村庄的业绩;最后刻记330户“国烟”和“看烟”,即守墓奴的摊派情况。碑文内容丰富,是研究高句丽历史的重要资料,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碑文书体为隶书,但极少波磔,方严凝重,匀称工致,拙朴遒劲,为书法界所推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好 太 王 碑


猜你喜欢

  • 思罗

    在今广西藤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108藤县 “白石砦” 条下: “又思罗巡司在县南百三十里思罗村。洪武中置,旋废。”

  • 香盐镇

    1934年置,属景谷县。即今云南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西南三十里香盐村。

  • 木阁箐山

    在今贵州贵阳市西北四十里。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1贵阳府:木阁箐山“在城西北四十里,延袤百余里。横亘修文县境。林木荟翳,中有道通黔西。上有潭,杳深不测”。

  • 西河阳郡

    南朝宋初析河阳郡置,属宁州。治所在叶榆县(今云南大理市西北六十里喜洲)。辖境约当今云南洱海西北岸直至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一带。曾一度省,南齐复置。梁末废。(1)东晋成帝析河阳郡西部置,治比苏县(今云南云龙

  • 蒲领城

    在今河北青县境。《寰宇记》 卷65沧州清池县 “故蒲领城” 条引 《水经注》 云: “今县 (按,今沧县东南旧州镇) 西北六十里漳河西岸,又有北蒲领故城,盖汉末黄巾之乱,有蒲领人流寓于此,遂立此城。”

  • 崇仁山

    ①即今江西崇仁县西北罗山。《寰宇记》卷110抚州崇仁县: 崇仁山 “在县西四十一里。旧名罗山,天宝六年敕改为崇仁山”。②在今广西荔浦县西南。《清一统志·平乐府一》: 崇仁山 “在修仁县南五里。高数百丈

  • 龙泓山

    又名龙岩山、灵岩山、九龙山。在今四川乐山市东北四里。《舆地纪胜》卷146嘉定府:龙泓“在龙游县之龙岩山。东坡《送张嘉州》诗:‘梦中却到龙泓口’是也”。山麓旧有龙泓寺。今西面崖石上有唐末佛教造像大小七十

  • 九龙川

    即今甘肃宁县东九龙河。《方舆纪要》卷57宁州:九龙川在“州东百二十里。一名九陵川。以川中有堆阜凡九似陵也。自横岭流至州西南,合奢延川,又南流入泾河。其水清莹,即真宁河矣。亦曰宁江, 又曰宁河”。

  • 高沙宝山

    在今江西于都县东北。《舆地纪胜》 卷32赣州: 高沙宝山 “在雩都县东北一百二十里。旧有樵者遇白兔,遂之入地,凿地尺余,银矿溢出,今废”。

  • 西墅镇

    即今浙江临安县城西北隅之西墅街。南宋景定时至明初为临安县治。《明史·地理志》杭州府临安县:“旧治在县西西墅镇。洪武初徙于今所。”古镇名。在今浙江省临安市西北西墅。南宋景定中为临安治。明初设税课局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