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宁国府

宁国府

唐末大顺初,杨行密据宣州,称宁国军节度使,宁国军号始此。南宋乾道二年(1166),以孝宗潜藩,升宣州为宁国府。治所在宣城县(今安徽宣州市)。辖境相当今安徽宣州、宁国、南陵、泾县、旌德、黄山等市县地。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为宁国路。明初复为宁国府,直隶南京。清属安徽省。1912年废。


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升宣州置,治宣城县(今安徽宣城市)。属江南路。辖境相当今安徽省宣城、宁国、旌德、泾县、南陵、黄山等市县地。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为路。至正十七年(1357年)朱元璋复改为府,属南京。清属安徽省。1912年废。


猜你喜欢

  • 官道李庄

    即今河北冀州市西北官道李乡。民国 《冀县志》 卷8: 官道李庄 “距城四十里。有市”。

  • 沙锅屯

    即今辽宁葫芦岛市北沙锅屯乡。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锦县图:西北有沙锅屯。产煤。清末开采。

  • 象兔山

    在今云南呈贡县南。《清一统志·云南府》: 象兔山 “在呈贡县南十五里。旧有蛮寨”。

  • 九龙岭

    在今福建龙海市西。《方舆纪要》卷99漳州府:九龙岭“在府南三十里。两山夹峙, 中萦石磴,凡十余里,路通潮州。岭下有木绵庵。宋郑虎臣诛贾似道于此”。

  • 当山县

    唐贞观七年(633)置,属南州。治所在今四川綦江县南。次年废入三溪县。

  • 乌尔罕河

    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布列雅河上源支流乌尔戈河。清乾隆《钦定盛京通志》卷28:乌尔罕河“国语(满语),乌尔罕,套马杆也。(黑龙江)城北一千六百三十里。源出兴安岭,西南流入阿尔奇河”。

  • 东岭

    ①一名提头岭。在今广西阳朔县东五十里。《方舆纪要》卷107阳朔县:东岭“为昭、贺、全、永必经之地”。②在今广西永福县东。《方舆纪要》卷107永福县:东岭“在县东二里。形如屏障,下有泉”。在今广西壮族自

  • 有庳

    古地名。庳一作“鼻”。又名鼻墟、鼻亭。在今湖南道县北。《孟子·万章上》:“象至不仁,封之有庳。”《史记·五帝本纪》:“封弟象为诸侯。”《正义》引 《括地志》称:“鼻亭神在营道县北六十里。”但《水经·湘

  • 大悟山

    古名大伍山。在今湖北大悟县东南与孝昌县交界处。《方舆纪要》卷77孝感县:大悟山在“县东北百三十里。高二百余丈,广六里,上有平畴可耕种,其下为狮子岩。一名上界山”。在湖北省孝感市东北与大悟县交界处。隋称

  • 沙里湾泥国

    在今也门北部沿海之沙尔伟恩角一带。《明史·外国传七》:“沙里湾泥,永乐十四年遣使来献方物,命郑和赍币帛还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