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宁陵县

宁陵县

①西汉置,属陈留郡。治所在今河南宁陵县东南。东汉属梁国。南朝宋属谯郡。北齐废。隋开皇六年(586)复置,属亳州。大业初属梁郡。唐属宋州。北宋属应天府。金属归德府,大定二十二年(1182)徙治今宁陵县。民国初属河南开封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

②南朝梁置,属颍川郡。治所在今安徽凤台县西北。东魏武定六年(548)改为肥阳县。


在河南省东部。属商丘市。面积785.7平方千米。人口59.3万。辖4镇、11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回族镇。战国为宁陵邑,魏信陵君被封于此。《史记·陈涉世家》:周市“欲立魏后故宁陵君咎为魏王”,即此。西汉元狩初置宁陵县,治今宁陵县城东南,属陈留郡。东汉属梁国。永元十一年(99年)置己吾县,治今宁陵县城西南,属陈留郡。西晋初废。北魏复置己吾县,属谯郡。东魏兴和中己吾县徙治平石城(今址待考)。北齐废宁陵、己吾二县。隋开皇六年(586年)复置宁陵县,属梁郡。宋属应天府。金属归德府,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移治今宁陵县城。明、清因之。1913年属豫东道,1914年属开封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36年并入睢县,改名葵丘县。1937年析出又置宁陵县。1948年属商丘专区,1958年属开封专区,1960年废入睢县。1961年复置,属商丘专区。1969年属商丘地区,1997年属商丘市。地处黄河洪积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大沙河、洮河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县境。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小麦、玉米、大豆、花生、芝麻等。特产白蜡杆、山羊板皮、金顶谢花酥梨。工业有无缝钢管、化工、酿酒、面粉、食品、制革、建材、木材加工等。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310国道经过北部,郑永、柳柘公路在县城相交。古迹有丁堌堆遗址、青岗寺汉墓群、解堌堆汉墓群、黄岗寺遗址、褒圣侯墓和童子墓等。


猜你喜欢

  • 府场

    即今湖北洪湖市西北九十里府场镇。民国《湖北通志》 卷33 《乡镇》: 沔阳州 (治所在今市西南沔城镇) 南乡有 “府场”。

  • 曹马城

    在今安徽萧县西北。《方舆纪要》 萧县“龙城” 条下: “又曹马城,在县西北七十里。相传曹操尝盘马其中,因名。中有古塔。”

  • 阿穆古朗

    即今内蒙古新巴尔虎左旗驻地阿木古郎镇。清以来为新巴尔虎左旗驻地。“阿穆古朗”,蒙古语意为“平安”。

  • 台湾城

    明末称荷兰殖民者在台湾一鲲身岛上所筑热兰遮城堡为台湾城,故址即今台南市西安平镇。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改名王城。明末华人称荷兰殖民者在今台湾省台南市安平镇西南海中一鲲鯓岛上所筑热兰遮城堡为台湾城。

  • 乾体营

    在今广西合浦县南二十里。《清一统志·廉州府》: 乾体营 “在合浦县南二十里乾体海口。本朝康熙元年迁界,将珠场八寨改为水师营,设游击镇此。十九年裁,止设千总防守”。

  • 金秀设治局

    1942年析修仁、蒙山、象县、平南、桂平五县地置,属广西省。治所在金秀乡 (今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1947年撤销。1940年由修仁、象县、桂平、平南、蒙山五县析置金秀警备区,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瑶

  • 阿史那州

    唐贞观二十三年(649)以阿史那部置,属云中都督府。为羁縻州。当在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西部。唐羁縻州。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以突厥阿史那部置,属云中都督府。确址不详。后侨治夏州朔方县(今陕西靖边县北白

  • 乌抛湾

    即今四川井研县北乌抛乡。清光绪《井研县志》卷4:乌抛湾场“创自雍正间,县北七十里”。

  • 邸阁山

    在今浙江安吉县东北。《寰宇记》卷94安吉县:邸阁山“在县(治今安城镇)东北二十五里。《吴志》云:吴帝遣从弟孙庆修故鄣邸阁粮谷”。即此。

  • 红崖屯

    在今贵州毕节市东北七十里。《明史·贵州土司传》:天启三年(1623),“(王)三善督兵攻大方贼巢,擒土司何中尉等,进营红崖。连破天台、水脚等七囤,夺其天险”。在今贵州省毕节市东南。明天启三年(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