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安陵县

安陵县

①西汉惠帝置,属右扶风。治所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穆家村附近。西晋废。

②北魏改东安陵县置,属渤海郡。治所在今河北吴桥县(桑园镇)北十五里南运河东岸安陵村。北齐天保七年(556)废。隋开皇六年(586)复置,属棣州,大业二年(606)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属观州。永徽二年(651)移治白社桥,即今景县东十七里南运河西岸安陵乡。北宋景祐二年(1035)废入将陵县。

③唐开元十三年(725)置,属郴州。治所在今湖南永兴县西南五十里高亭乡。天宝元年(742)改为高亭县。


(1)古县名。(1)汉惠帝筑安陵(西汉五陵之一),并置县,治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初属内史,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属右扶风。三国魏废。惠帝死后葬此。(2)西汉置,治今河北省吴桥县东北。属平原郡。东汉废。西晋置东安陵县,北魏除“”字,复名安陵县。属渤海郡。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废。隋开皇六年(586年)又析东光县置,治今东光县东二十二里。属德州。大业二年(606年)废。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属观州。贞观十七年(643年)改属德州。永徽二年(651年,一作永隆二年〔681年〕)移治白(一作“”)社桥,即今景县东安陵镇。景福元年(892年)改属景州,寻复属德州。北宋景祐二年(1035年)废入将陵县。(3)唐开元十三年(725年)析郴县界北四乡置,治今湖南省永兴县西南高亭司。属郴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名高亭县。(2)旧县名。冀鲁豫解放区设。1948年由山东省菏泽县改置。1949年撤销,复名菏泽县。


猜你喜欢

  • 松山港

    在今福建霞浦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96福宁州: 松山港在 “州东南松山下。上接诸溪涧之水,至松山前,与海潮汇。前有沙洲,后有沙径,海船多泊于此”。

  • 金牛堆

    一名金牛冈。在今湖北大冶市西南金牛镇。《舆地纪胜》 卷81引 《舆地记》 云: “昔有金牛数十出于堆石上,遗迹存。”

  • 汤源县

    一作荡源县。唐武德四年析安阳县置,属卫州。治所在今河南鹤壁市东南六里故县村。六年(623)改属相州。贞观元年(627)改为汤阴县。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改汤阴县置,治今河南省汤阴县西南、鹤壁市

  • 郎浪县

    唐置,属羁縻浪川州。治所在今四川金阳县西南。后废。

  • 养息牧河

    在今辽宁彰武县东、新民县东北。为辽河支流。《清一统志·锦州府一》: 养息牧河 “在广宁县东北。 亦作杨��木河。 源出边外察罕和硕冈, 流二百十里,由彰武台边门西入境,东南

  • 涿鹿山

    又作浊鹿山。在今河北涿鹿县东南四十里。《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 “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集解》 引服虔曰: “涿鹿,山名。” 张晏曰:“涿鹿在上谷。” 即此。古山名。又作浊鹿山。在今河北省涿鹿县东

  • 八道江

    即今吉林白山市。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帽儿山巡检移驻于此。1915年改为县佐。1960年于此设浑江市。1994年改为白山市。

  • 白苟堆

    在今河南正阳县东南。南朝梁置西淮州及淮川郡于此。《北齐书·尧雄传》:“雄曰,白苟堆,梁之北面重镇。”即此。

  • 红旗岭

    在今江西崇仁县东。《方舆纪要》卷54抚州府崇仁县:红旗岭“在县东三十五里。峰上有三叠如旗”。

  • 大缘江

    今越南中部平治天省南之香江及其支流。一说在广南——岘港省广南附近大占海口一带。《隋书·刘方传》:大业初,经略林邑,“师次阇黎江……于是济区粟,度六里,前后逢贼,每战必擒。进至大缘江,贼据险为栅,又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