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渚渠
即定都渠。在今山东平度市南七十里。《寰宇记》 卷20胶水县: “定渚渠在县南七十里。西流入胶水。”
即定都渠。在今山东平度市南七十里。《寰宇记》 卷20胶水县: “定渚渠在县南七十里。西流入胶水。”
在今广东郁南县东南。《方舆纪要》卷101罗定州东安县: 送鬼岭营 “在县西。泷水小江东岸。又南三十里有塘底营,又二十里曰三岭营,俱嘉靖二十三年设,属德庆州。万历五年改今属。《志》 云,送鬼岭营,在德庆
在今甘肃定西县东。峰峦陡峻,纤回难上。驿道经其上,曲折上下约四五十里。其顶名清凉山。《方舆纪要》 卷59巩昌府安定县: 青岚峪 “在县东三十里。山多岚气”。
即今陕西南郑县治。清光绪 《陕西全省舆地图》 南郑县: 周家坪 “在城 (今汉中市) 西南八十五里”。1961年南郑县迁治于此。
在今甘肃渭源县西北。《资治通鉴》:唐开元二年(714),吐蕃将岔达延等寇渭源,“将吐蕃兵十万屯大来谷。……“(薛)讷时在武街,去大来谷二十里,虏军塞其中间,(王)晙复夜出袭之,虏大溃,始得与讷军合,追
1934年6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由广昌、赤水二县合置,治所在驿前(今江西广昌县南驿前镇),取二县首字为名。后迁高田(今江西石城县东北高田乡)。同年9月废。旧县名。中央苏区江西省设。1934年6月由广昌、赤
即今江苏高邮市西南武安湖。《水经·淮水注》: “中渎水自广陵北出武广湖东,陆阳湖西,二湖东西相直五里。”
在今广东花都市东北花城东北三里。山石天然结构成菊花形,故名。清宣统 《广东舆地全图》花县图: 花城东北有菊花山。
隋开皇十六年 (596) 改嵩州置,治所在武陵县 (今湖南常德市)。大业初改武陵郡。唐初复为朗州。天宝初又改为武陵郡,乾元初复为朗州。辖境相当今湖南常德市及汉寿、桃源县地。北宋大中祥符五年 (1012
即今四川荣县、自贡、富顺境之旭水河(荣县河)。《方舆纪要》 卷72荣县: 荣川“在县东。亦曰荣溪。自成都仁寿县界流入,又东南与双溪合流,东南入叙州府富顺县合金川,注于大江”。
即今朝鲜东北部的狼林山脉。《三国志·魏书·东沃沮传》: “东沃沮在高句丽盖马大山之东,滨大海而居。”古山名。即今朝鲜境内狼林山脉。东汉、三国时东沃沮族居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