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寻邬县

寻邬县

1914年改长宁县置,属江西赣南道。治所即今江西寻乌县。以县东有寻邬水,故名。1926年直属江西省。1957年改名寻乌县。


旧县名。本长宁县,1914年因与广东、四川两省长宁县重名,改为寻邬县。以县东寻邬水得名。1957年改名寻乌县。


猜你喜欢

  • 龙门镇设治局

    1912年置,属黑龙江省绥兰道。治所在龙门镇(今黑龙江省德都县东北龙镇)。1917年改为龙镇县。1912年由龙门、安古、乌鱼三镇地方设置,治龙门(今黑龙江五大连池市龙镇)。1917年升县,并改名龙镇县

  • 卢岭

    在今广东三水市西北。《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三水县:卢岭在“县西北四十里, 与四会县接界”。

  • 河纳县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置,属陆凉州。治所在蔡村 (今云南陆良县西南二十六里河纳)。明永乐初废入陆凉州。古县名。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置,治今云南省陆良县西南河纳村。属陆凉州。明永乐初废。

  • 有鬲

    夏有鬲氏。在今山东平原县西北武家庄。《左传·襄公四年》 载:后羿为寒浞所杀,其大臣“靡奔有鬲氏”。后“靡自有鬲氏收(斟灌、斟寻)二国之烬,以灭浞而立少康”。即此。春秋时为齐国鬲邑,秦置鬲县。

  • 熙春园

    即南苑。又名南园。为金代皇家御园。在金中都 (今北京市) 皇城之南、丰宜门内偏西处。

  • 梅窖隘

    在今江西兴国县东梅窖镇。《方舆纪要》卷88赣州府兴国县 “衣锦寨” 条下: 梅窖隘 “在县东。亦曰梅窖关。路通宁都、雩都二县。正德中,闽粤流寇犯县,由此突入,最为要害”。又称梅窖关。在今江西省兴国县东

  • 太平岛

    为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中最大的珊瑚岛,位于郑和群礁西北。岛呈长梭形,长1400米,宽335米,面积0.43平方公里。中国渔民向称黄山马峙。1935年公布名称为伊都阿巴岛。1947年改名太平岛。中国渔民称

  • 西顷山

    又称嵹台山,西强山。即今青海东部、甘肃西南部西倾山。西北一东南走向。属秦岭西端。为洮河、白龙江分水岭。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尚书·禹贡》:“西顷、朱圉、鸟鼠至于太华。”《汉书·地理志》 陇西郡临洮

  • 坑儒谷

    在今陕西临潼县西南二十里洪庆村。传说为秦始皇坑儒之处。一说在县东南五里。《寰宇记》卷27雍州昭应县:“坑儒谷在县东南五里。始皇以骊山温处令人冬月种瓜,招天下儒者议之,各说不同,因发机陷之。唐玄宗改为旌

  • 思濛镇

    北宋置,属眉山县。即今四川眉山县西南四十里思蒙镇。在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南部。面积52平方千米。人口4.5万。镇人民政府驻思濛,人口1.5万。北宋建场。以驻地思濛场得名。1953年为思濛乡、思濛镇,19